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製陶家族

陳傳國
陳傳國

窯業研究先驅:陳傳國

陳家陶瓷產業的發展是從陳逢源和陳斐然開始的。其中陳斐然在鶯歌文化路經營益成記製陶部,而陳逢源早於1893年即在瓦窯仔(今永昌里)經營「新順成製瓦工廠」,成為鶯歌立案中成立最早的瓦窯,業界稱他「瓦窯泉」。陳傳國(1910-1985)是陳逢源是的長子,小時取名為「赤牛」,光復後,才改為「傳國」。

1931年陳傳國負笈東瀛,到東京工業試驗所鑽研製陶技術,擔任該所第三部助手,前後三個月。他對於陶瓷技術興趣特濃,因而在釉藥和黏土的分析方面都學有專長,回臺之後同時也把日本的製陶技術傳播到臺灣。1933年他到斗六自營陶器及磚瓦製造業。1939年回到鶯歌,在鶯歌尖山埔以父親之名創立「逢源窯」,1944年左右改為「旭窯業株式會社」,窯場地點和成公司隔壁。最初即以四角窯燒製飯碗,研究色料,彩繪青花龍鳳和其他圖案花紋,成為鶯歌最早燒碗盤的人之一。

因為陳傳國不善經營,最後以停工收場。窯場停業之後,陳義方請他到益成記能開發產品。1958年夏,鶯歌初中配合行政院退輔會輔導退除役官兵就業政策,在校內成立陶瓷訓練班,由陳傳國擔任班主任與指導教師。他一生寧靜淡泊,為陶業不計名利地努力,只求盡善盡美;為他人不求回報地奉獻,只望同行事業順利。鶯歌陶瓷在釉藥的創新、土質的分析、產品的開發和燒成技術的研究等方面,陳傳國都被認為是一位可敬的先驅者。

:::
陳傳國專文
窯業研究先驅:陳傳國撰文:陳新上
出生
陳傳國(1910-1985)的父親陳逢源(1875-1951)為陳阿生次子,益成記陳斐然的二哥,家境優渥 。陳逢源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然而他不像陳斐然那麼愛唸書,而喜歡從商和武術。陳家陶瓷產業的發展是從陳逢源和陳斐然開始的。其中陳斐然在鶯歌文化路經營益成記製陶部,而陳逢源早於1893年即在瓦窯仔(今永昌里)經營「新順成製瓦工廠」,成為鶯歌立案中成立最早的瓦窯,業界稱他「瓦窯泉」。

陳傳國1910年二月十七日出生。據說陳逢源之前生的男孩都夭折,有見於赤牛(黃牛)生小牛時都很健康,所以這名嬰兒出生時,要妻子到牛寮去生產,結果母子平安。於是就把新生兒取名為「赤牛」。光復後,認為名字不雅,才改為「傳國」,但是一般地方人士仍然稱他「赤牛」。陳赤牛、黃赤牛與王赤牛並稱鶯歌窯業的三條赤牛。

到日本求學
陳赤牛1929年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 (今臺北市立成功中學) 第一屆或第二屆畢業。畢業後,到日本名古屋研究養雞的技術。回來之後,到「蕃仔科」山頭養雞。可是當時的雞肉沒有什麼市場,使得他養雞的企圖心並不成功。1931年八月一日再度負笈東瀛,到東京工業試驗所鑽研製陶技術,擔任該所第三部助手,前後三個月。陳傳國天性穎異,好學不倦,對於陶瓷技術興趣特濃,因而在釉藥和黏土的分析方面都學有專長。也因此他跟日本的陶瓷專家關係良好,回臺之後,在研究陶瓷的過程中,不斷地透過書信向日本的專家請教,把日本的製陶技術傳播到臺灣。
經營磚瓦與陶瓷
由於陳逢源曾經開過瓦窯,所以陳傳國也練諳製瓦技術。1933年十二月一日到斗六自營陶器及磚瓦製造業。幾年之後,於1939年回到鶯歌,在鶯歌尖山埔以父親之名創立「逢源窯」,1944年左右改為「旭窯業株式會社」,窯場地點和成公司隔壁。最初即以四角窯燒製飯碗,研究色料,彩繪青花龍鳳和其他圖案花紋,成為鶯歌最早燒碗盤的人之一。他在日治時期曾經開發很大的陶桶,供飛機的螺旋槳浸油之用,這種產品要搭架子才能以土條盤築法製作。他曾經研究水洗式便器,從陳傳國開始改用白土為坯體。

因為陳傳國不善經營,最後以停工收場。窯場停業之後,陳義方請他到益成記能開發產品。在此一段時間,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發白碗的製作生產和釉藥的調配。然而陳傳國在研發過程中要求完美,而不考慮產業現實,因而成效不彰。

熱衷研究
陳傳國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研究精神,在此之前鶯歌無人能出其右。他從養雞開始,就到名古屋去和日本人學習研究。他熱愛陶瓷研究,除了到日本研究之外,還購買很多陶瓷書籍來參考。從他回到鶯歌設置窯場以及後來進入益成記時期,都針對特定的主題追根究底地加以研究。雖然當時沒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但是他仍然整天浸淫於實驗,不改其樂,至於廢寢忘食。

他所研究的範圍很廣泛,幾乎涵蓋陶瓷所有的製作過程。過去鶯歌陶瓷都只燒傳統的紅土粗陶,從紅土陶轉向白土,無論是大湳土、北投土或金門土,陳傳國都加以試驗,成為轉型的關鍵人物。

在產品開發上方面,日治末期陳傳國也曾經受邀協助和成公司發展便器與軍用碗。在益成記期間,研究在原型上刻上花紋圖案,再去翻鑄成石膏模型,做出來的碗上面就有松竹梅之類的紋飾在上面。

早期窯場只能使用鉛釉。太平洋戰爭期間,臺灣沒有鉛釉藥材料可以用,許多代用品紛紛出籠。由於陳傳國會做熔塊釉,在釉藥原來來源中斷時知道使用玻璃瓶粉作為代用品。在二氧化錳缺貨的時代,他也以尖山堆黑土作為代替品,製成清亮透明的黑釉。配合著白土碗盤時代的來臨,傳統的鉛釉已經不再適用,必須改用長石釉。長石釉是當時鶯歌業者陌生的新品種,他卻有能力去研究與突破。此外,陳傳國還研究熔塊釉和閃光釉,開發新的釉類。他對於釉藥和彩繪用的色料都有研究,燒製許多色料,並且和日本人往返討論。

輔導陶瓷
1958年夏,鶯歌初中配合行政院退輔會輔導退除役官兵就業政策,在校內成立陶瓷訓練班。訓練班招訓退除役官兵研習陶瓷技藝,由陳傳國擔任班主任與指導教師。當時國內還沒有適合的陶藝教材,陳傳國自己加以編製,這份教材可能是國內最早編製的一套陶瓷課程講義。除了在課堂上授課外,每天課餘都與學員在一起研究,使人人都能得專業技能。後來這些學員散居各地,發展陶業。

陳傳國生性健談,平易近人。很多人向他請益時,都毫不保留地提供協助,甚至非常技巧地在閒談之中,「不知不覺」地把答案說出來,以保持對方的尊嚴。因而在鶯歌受到他恩惠的業者很多。

個性與貢獻
陳傳國具有求全與誠信學者典範。在研究與製作過成中,成品稍有瑕疵,都不肯放過。每當新的釉色或產品設計出來後,他往往放在桌子上或掛在牆壁上反覆觀察,針對缺點研究改善。他從來不會把自己認為不成熟的東西推入生產線,務期盡善盡美而後已。常常有人到他家裡聊天,看到了這些新產品,覺得不錯,回家就生產,銷售到各地。等到他推出十全十美的產品時,它早已充斥市場了。當餐具十分很缺貨的時代,有些小販向他購買瑕疵品應市,他因為產品不完美,堅持不肯出售。這樣的行為甚至家人都不諒解,然而他還是不改其志。

當時鶯歌的陶瓷,幾乎都跟著陳傳國的路子走,成為開路先鋒。可惜陳傳國不擅長經營和生產,研究的結果沒能產業化。在鶯歌,他是公認「一生只想要研究」和「沒有生意頭腦」的人。

從他一生寧靜淡泊,為陶業不計名利地努力,只求盡善盡美;為他人不求回報地奉獻,只望同行事業順利。陳傳國是一個研究的學者,不是懂得賺錢的企業家。即使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只求獲得蠅頭小利就心滿意足。這樣的個性,難怪他一生事業並不順遂,乃至窮困潦倒。

鶯歌人無論是否為陶瓷業者,只要認識他的人都一致對他非常尊敬與推崇。大家都完全同意:今天鶯歌陶瓷的發達,無論在釉藥的創新、土質的分析、產品的開發和燒成技術的研究等方面,陳傳國都是先驅者。前鶯歌鎮長許吉說:「鶯歌……在基礎技術方面確實是陳赤牛的貢獻,鶯歌陶業者都應該拜陳赤牛才對。」在﹤陳傳國喪禮紀念文﹥中推崇他:「鶯歌……由當時之粗製濫造,而至今日之精雕細琢,不僅為業者帶來無限生機,復為政府賺取鉅額外匯。而陶瓷之都之美名,亦不脛而走,先生之功偉矣。」應是很允當的評論。

子女
陳傳國晚年致積勞成疾,從1973年開始臥床達十二年之久,於1985年九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身後育有七兒四女,諸子在學術界都頗具成就。長男陳庵君是臺北醫學院教授,婦產科權威醫師;次子陳山君和四子陳重仁都任教臺北市成功中學;三子陳光輝在淡水真理大學任日語系教授;五子陳正和是臺北市建國中學教師;六子陳良吉任教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唯有七子陳正修繼承父志,從事陶瓷事業,業餘也從事陶藝創作。子女的傑出成就應是陳傳國一生最大的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