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首頁 > 線上展覽 > 特展 > 傳統交趾陶

傳統交趾陶

傳統交趾陶是利用黏土塑造各種形像並加上繪上釉彩,再放進窯爐用低溫燒成。臺灣交趾陶相傳源自廣東體系,流傳至臺灣後,在臺灣廟宇藝術中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交趾陶的發展與傳承脈絡簡介 撰文/陳秀珠(展示組研究助理) 前言 交趾陶早期是附屬於廟宇及其他傳統建築的裝飾物件,匠師界多數以「廟尪仔」、「湳搪尪仔」、「細仙尪仔」來稱呼,並與堆塑、剪黏共同以豐富的造型、色彩以及民間故事題材,裝配出廟宇及傳統建築的光彩與熱鬧氛圍。這三種民間藝品中,交趾陶又結合了捏塑、釉彩、燒陶的過程,而成為台灣民間藝術中雕塑類的代表,以及本土陶瓷工藝的一大特色。 交趾陶是一種多彩鉛釉軟陶,發源地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泉州(位於今福建省)與潮州(清代屬福建,今屬廣東省)。中國的鉛釉陶器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漢綠釉,而一直延續發展到唐、宋、遼、明、清各朝代,清代時則在福建、廣東發展成為一種民間藝術,並隨著先民移入台灣。一、二百年來,在多位民間匠師的努力之下,已成為台灣民俗藝品的一大代表,並綻放出比發源地更亮麗的風采。 為了更深入的了解台灣交趾陶,本文參考台灣移民開發、社會演變史與交趾陶研究的相關資料,並在簡榮聰〈台灣彩塑風華—台灣交趾陶研究初探〉一文所提出的分期架構下,依據個人田野訪談的資料以及專家諮詢的結果,將台灣交趾陶的發展與傳承脈絡歸納整理如下。 第一期(清初,約西元1715-1835) 禮聘潮州與泉州師傅來台 明末清初時,鄭成功將台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因此有大批漢人來到台灣,但是由於政治、經濟等因素,並未發展出建築裝飾的技藝。最早有關台灣寺廟裝飾的記載為清代黃淑璥所著的《台海使槎錄》,其中寫道:「清康熙五十四年(即西元1715年)台南泉漳郊商提議建水仙宮,廟中亭脊,雕鏤人物花草,備極精巧,皆潮州工匠為之。」由此可知,台灣的廟宇在清朝初期已經有屋脊裝飾的工程進行,並延請中國潮州地區的工匠來製作。 第二期(清中葉,約西元1835-1895) 本地匠師的產生,葉王簡介 清代道光以後,台灣社會越趨穩定,大陸來台的移民經濟情況也越趨富裕,建築裝飾於是日漸盛行,許多泉州、潮州的交趾陶匠師因此紛紛來台發展。當時台灣各地的廟宇及家祠豪宅,即多延請潮州或泉州的匠師進行建築與裝飾工作,其中可以清同治5年(西元1866年)所建的豐原呂宅「筱雲山莊」為代表。其門樓、前廳與正堂牆壁、水車堵即有許多耕讀漁樵、琴棋書畫主題的交趾陶壁飾,上面有落款「同治丙寅年晉水一經堂蔡騰迎作」,指出了這是泉州匠師蔡騰迎的作品。此時,許多泉州、潮州的交趾陶匠師也紛紛授徒薪傳,因此開始有本地交趾陶匠師的產生,目前有明確紀錄的一位是葉王。其他匠師的資料則待進一步地發現與考證。 葉王(西元1826-1887年)本名葉獅,字麟趾,嘉義打貓庄(今嘉義縣民雄)人,是文獻記載的第一位台灣交趾陶匠師,參與了當時台南、嘉義許多寺廟的建造工程,因技藝精湛而獲得「王獅」或「王師」的稱號,後人遂稱之為「葉王」。葉王除了作品的造型生動自然之外,釉色相當典雅,並以「胭脂紅」聞名。今作品僅存於嘉義、朴子、佳里、學甲等地,並以清咸豐5年(西元1855年)於佳里金唐殿、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於學甲慈濟宮、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於佳里震興宮所作的交趾陶作品為代表,其中以學甲慈濟宮保存的作品最為完整,除了廟內有八件交趾陶壁飾外,其「行得館」中尚收藏與展示有三十餘件作品。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其父親葉清嶽是寺廟裝修的陶匠,葉王自小即耳濡目染,經常以捏塑陶土為樂。至於其師承與授徒情形,則由於資料缺乏,加上傳言很多,而有很大的爭議,並有待日後更進一步地探究。雖然葉王的真實傳人難尋,但是其作品的影響力相當大,不僅曾有日本學者評論「台灣三百年間,只產生陶藝名師葉王一人」,指出了葉王的特出藝術表現與地位,今人也多以葉王為台灣交趾陶之父。 這個時期的交趾陶作品,在造型上多以南管子弟戲人物的裝扮為本,人偶的外貌淳厚,衣摺的線條柔和,文飾則簡潔而纖細。原料運用上則有大陸與本土摻合的趨勢,例如土料原本皆由大陸內地輸入,現在則部分轉用本地土料;釉料原本是由廣東輸入的「熔塊釉料」基本釉(又稱玻璃釉料、寶石釉,俗稱「石搪」),後經本地人研發出搭配其他西洋紅色料的釉彩。另外,為配合本地廟宇的格局,也產生了與中國大陸不同甚至更豐富的格式與配置。因此,此時期台灣交趾陶已經呈現出與源流地福建省或廣東省不一樣的本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