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首頁 > 線上展覽 > 特展 > 流光-植物灰釉特展

流光-植物灰釉特展

:::

流光--灰釉的脈絡與光譜


在物質性(materiality)成為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專注的主題,而工藝與藝術界線模糊的時刻,具高度技術專業門檻與豐富文化內涵的陶藝,將成為藝術開發者大量投入的領域。對於博物館而言,返身透過陶藝物質材料的特質與文化意義的角度,則能擴大藝術史領域的視野,並開闢新的探索途徑,而再次成為文本或是物件創作者進一步開展材質內涵的資產。

本次展覽以本館出版之《灰釉--植物灰的故事與應用 》一書為基礎,從個別材質的文化流變、科學特性到創作表現形態的梳理,集合跨越時空的窯口樣本、同一流派系統的作品共同展出,提供知識性建構的基礎之外,也是體驗同一主題作品跨時代與類型並陳鑑賞的機會。

將灰燼轉化為陶瓷表面玻璃質的灰釉,從自然落灰的發現到人工採集、風格開發,期間數千年的發展,貫穿了東亞文明的璀璨歷史。如今它不僅作為材料表現被研究探索,也是精神領域開發的支脈,同時近來也作為社會參與的一項載體。本展期望通過探索灰釉物質性質及與創作過程的關聯,提出對於灰釉的表現形式與意義發掘的新可能。

1.0 從發現到探索
窯爐,一個轉生宇宙。
陶土坯體在窯爐中隨著火的溫度升高改變物理結構型態,逐漸堅硬、結實,而窯爐中的火焰、氣流與灰燼則撲飛、遊走、墜落或蒸騰而留下各種足跡於陶土表面,其中來自於植物燃料留下灰燼的鹼性物質,在高溫下與陶土中的酸性物質結合,熔融黏著而成為玻璃質則被稱為灰釉。
我們說的「釉」這個字也不過是近1000年來的用法,事實上由人工施釉的灰釉出土文物在華夏地區殷商時代則約有近4000年的歷史。最早陶器內外無意間留下的油亮表面,因能使坯體不滲水又更耐久而成為主要實用器皿的表層。
隨著不同植物灰材料的發現與探索,除了生活使用的灰釉持續出現在器皿之外,也發展出了技術高度集中的專業窯口與官窯作品,而成為東亞文化的重要代表。

2.0 臺灣灰釉的系譜
臺灣灰釉的運用除了部分延續早期民生用自然落灰的柴燒,另一部分是工業與學校教育現代化之後,所傳習而來的技術與影響。其中林葆家先生因早期在日本受教育接觸到陶藝,轉而進入專業學校與窯廠,獲取科學化的知識系統。回到臺灣之後,又實地進行採集與試驗,提供窯業工廠與個人諮詢,進而成立「陶林」工作室,影響了許多陶瓷從業者與創作者。其中來自中部的蔡榮祐、女婿薛瑞芳、軍職退休後轉職的張繼陶等,他們幾位也間斷開設釉藥課程,在林葆家灰釉體系的基礎下創造出各自的風格與脈絡,而影響後續一系列灰釉的表現與態度。此外,即便已有合成釉的穩定與便利,卻仍鍾情於自然落灰之未知領域者,如林錦鐘、羅紹綺等以地方的材質不斷的試驗,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在地的灰釉系統與窯燒方式,也都留下不凡的紀錄與表現。

3.0 與灰釉共享風格生活
灰釉也可是一種生活風格型態與價值追求的表現,有別於傳統官窯因禁用、隔絕、稀有所引發眾人追捧與好奇的附加價值;亙古以來,灰釉就在人類生活中既扮演實用功能,也提供直感真切的審美互動。

本單元邀請現代陶藝先驅的資深陶藝家邱煥堂、施乃月夫婦,以早年共同開發的灰釉彩繪盤與日常生活的音樂、語言學習、彩繪樂趣,分享他們銀髮松年的灰釉生活;另一對中堅輩夥伴邱玉錡與郭雅玟則以共同經營學堂的方式,將深入陶瓷工廠跟著老師傅拉坯習得的手藝與態度以陶農與教學兼顧,同時展現灰釉品味的生活與大眾分享。此外,茶與陶於生活中向來是不可分割的存在,灰釉與茶又在現代生活展現如何的可能?近來傳統民窯的轉型及學校藝術科系與農村合作製作灰釉,都使灰釉成為社會參與的一環,是灰釉在現代生活光譜中可期待的另類展演。
2.0 臺灣灰釉的系譜
王怡文
灰釉的光譜
王怡文
灰釉的素樸
王怡文
灰釉的華美
王怡文
灰釉的神秘
王怡文
綠流釉梨形瓶
吳讓農
多彩釉瓶
王修功
涵詠
林葆家
萬紫千紅
林葆家
一絲絲
林葆家
林葆家
不破之空
林葆家
面具
林葆家
林葆家
疊影
林葆家
煙波
林葆家
隨緣
林葆家
團圓之2
林葆家
凝脂
薛瑞芳
紫芝眉宇
薛瑞芳
徜徉
薛瑞芳
浴火重生
薛瑞芳
頑皮豹
薛瑞芳
繽紛
薛瑞芳
寰宇
薛瑞芳
相逢
薛瑞芳
夜澄明
薛瑞芳
秋思
薛瑞芳
土的容顏
林振龍
曲直三角
林振龍
葫氣滿滿之1
曹潤合
葫氣滿滿之2
曹潤合
雙耳罐
蔡榮祐
憨厚系列—⽢露
蔡榮祐
流泉
張繼陶
祭紅掛兔絲縷
張繼陶
鈞釉玉壺春瓶
張繼陶
寫意影青畫花⼩花瓶
張繼陶
春意
李邱吉
戲獅藏甕
李邱吉
緋紅映新綠
詹文森
銅紅銅綠金魚罐
詹文森
「 覺醒」502
葉文
「 覺醒」903
葉文
協商
孫文斌
寧靜的溫度
蔡宗隆
敬天
李懷錦
鈞釉
林錦鐘
極光1
林錦鐘
極光2
林錦鐘
極光3
林錦鐘
窯塑1
林錦鐘
窯塑2
林錦鐘
窯塑3
林錦鐘
流動1
林錦鐘
流動2
林錦鐘
窯汗天目1、2、3
林錦鐘
窯汗天目4、5、6
林錦鐘
羅紹綺
羅紹綺
羅紹綺
羅紹綺
羅紹綺
羅紹綺
生土死灰系列:共生
羅紹綺
生土死灰系列:繁衍
羅紹綺
生土死灰系列:立
羅紹綺
生土死灰系列:星殞
羅紹綺
「乳雪」茶碗
羅紹綺
「捻」茶碗
羅紹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