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 首頁 > 共享資源 > 現代陶藝 > 臺灣現代陶藝時代的來臨

現代陶藝

現代陶藝
作者:謝東山
撰寫日期:2017/9/1年
"國內論者常以1981年的「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定位為臺灣現代陶藝的起始年份,這一種說法指的應該是前衛陶藝在臺的流行開端,而非唯美陶或學院陶的起始年代。在國內,唯美陶或學院陶的興起早在1950年代末即已出現雛形,它的慣用稱呼為仿古陶藝。雖然「陶藝教室」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確實是80年代以後的現象,但以個人為創作主體的唯美陶製作,則早已在少數窯場與個人工作室出現。促成當代陶藝社會體制形成的因素,第一是陶瓷工業的長足進步,其次是新藝術創作模式的出現。 性質上屬於唯美主義的藝術陶藝開始於1956年成立的「中國陶器公司」,當時有畫家廖未林、席德進、林元慎等人,以玩票性質參與製作注漿成形、單色磁州窯系的刻繪陶瓷工作。1950年代較具代表性的專業唯美陶藝家有林葆家、吳讓農等人。整體而言,在90年代之前,國內唯美主義陶藝的創作意識與中國文人傳統關係較大,與西方藝術的關係較小。 臺灣現代陶藝或前衛陶藝的蓬勃發展約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也從這個時期開始才獲得快速成長。然而,現代陶藝概念的引進早在70年代初即已開始。李茂宗打破傳統器材的陶作,在拉坯成形之後,再加以壓擠變形的做法,是臺灣現代陶藝的先聲。現代陶藝是反唯美主義的一種「陶藝」,它的創作意識與創作手法最初由師大邱煥堂教授引進國內。1965年,邱煥堂將在國外所學的現代前衛陶藝新觀念引進臺灣,於1975年建立了「陶然陶舍」陶藝教室,同時也在藝術家雜誌上開闢專欄,介紹前衛陶藝。70年代,邱煥堂、吳讓農、楊文霓等人對現代陶藝的表現,興趣仍在造形。這是一段講求形式創新的現代陶藝發展時期,西方陶藝觀念與宮廷陶常被因而被混為一談,而統稱為「陶藝」;在1981年「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之前,國內確實還實質地缺少現代陶藝生存與發展的條件。 1980年代的最初幾年,前衛藝術以各種管道進入臺灣,包括歸國留學生、旅外藝術家、出國觀光的藝術家、藝術期刊、藝術書籍、北美館與省美館的國際借展等。推動這一波前衛藝術運動的主要人物是藝術家。這一時期回國的藝術創作類學生,人數超過在此之前的總合。1979年初,政府開放國人出國觀光,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使臺灣地區的陶人得以將視野擴展到大陸。這些因素都是促使國人出國進修美術或增廣見識的正面條件,對國外藝術資訊輸入有其貢獻。新一代海外學人在80年代以後陸續學成歸國,投入創作,如陳正勳、劉鎮洲、朱寶雍、徐翠嶺、范姜明道、陳品秀、周邦玲、羅森豪等,帶來創作的新觀念與新作法,豐富了陶藝創作的可能性。 然而,現代陶藝得以充分機會發展是在90年代以後,原因與官辦展覽次數的暴增有關,現代陶藝以裝置藝術手法展現出另一種發展生機。作為一種文化產物,現代陶藝生產的正當性因為美術展覽與競賽機制的建立,得以受到承認。另外,80年代中期,由於社會逐漸累積的經濟基礎穩固,大眾對陶藝的認同,促使多數陶瓷工作者步上專業陶藝工作之途。 現代陶藝的創作哲學屬於當代文化體系所流行的個人主義。它的軸心原則是「自由」,亦即,必須不斷地表現與再造自我,其軸心構造是個人。這種個人主義傾向,在80年代以來的臺灣現代陶藝,逐漸成為主流思想。在現代陶藝創作中,純造形表現的現代陶藝製作,除了造形、釉彩、質感講究符合個人美學理念外,作者的意念表達也越來越個人化。個人化或講求個人主義屬於現代藝術的特徵之一,它並不是臺灣陶藝界特有的現象,例如,主張「創造活動力」說的當代日本名陶藝家宮下善爾就曾說過:「創作應包含生命及靈魂,這不光指在作品的外觀上,最重要的是將作者的愛心和靈魂融入作品裡。」或「不應強調技法或步驟等次要的因素,抓住自己的心靈才是創作時首要之務。」這種講究個人化的前衛主義精神在國內也處處可見,例如,有陶藝家認為陶藝製作目標是要以精良的技能表達個人獨到的感覺:「陶藝家自身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觀念、人格修養固然重要,但仍然要再將所感轉變為可視的東西之前,具備一些做陶人的某些素質的喜好,用他們長期所錘鍊出的精良技能實現著某種刻意且獨到的感覺,最終把行為及材料的能量所掀起的高潮賦予形式。」其中,實現「某種刻意且獨到的感覺」才是陶藝創作的重心,理由是:創作是為了找出個人的「性情真實」和獲得「藝術樂趣」。 摘錄自謝東山,《臺灣現代陶藝發展史》,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2002,頁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