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 首頁 > 共享資源 > 現代陶藝 > 現代陶藝在亞太地區的發展

現代陶藝

現代陶藝
作者:謝東山
撰寫日期:2017/9/1年
"現代陶藝興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相較於其他創作媒材,它出現的歷史不算長,但在當代國際藝術領域中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創作類型之一。其發展對臺灣現代陶藝的深遠影響自80年代以來越見明顯,它的源頭,一般認為是美國,但事實上,日本陶藝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日本在1920年代的「民藝運動」,推動了陶藝生產的個人化,它的特色在於把「美」和「用」、「藝術」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形成生活陶藝。美國現代陶藝則是主張脫離傳統陶瓷「用」的概念,以現代主義思想為創作依據。這兩種看似極為不同的「現代陶藝」,其共通處是兩者都堅持「陶藝家」創作上的自主性,也都認定「工作室陶瓷」(studio pottery)為必要條件之一。但追本溯源,現代陶藝的興起,十分弔詭地,都與英國工藝運動(British craft movement)有關。即使美國現代陶藝一開始即意圖擺脫「陶藝」的範疇,但它所堅持的,藝術家一手包辦陶瓷製程的理念,仍然是建立在英國人伯納.李奇(Bernard H. Leach, 1887-1979)的「工作室陶瓷」基礎上。 從美、日兩國的陶藝歷史發展來看,廣義的「現代陶藝」包含兩類器物,一種為手工製作的生活陶,它源自陶藝傳統。另一種為藝術家以陶土為素材所製作的陶藝,其創作意識通常與陶藝傳統無直接關連,但與現代美術史有關。日本所發展出來的「民藝」陶瓷屬於前者的典型,美國西岸在50年代興起,後來影響到全球藝壇的純藝術陶藝,屬於後者的始祖。但在這兩個壁壘分明的陣營裡,尚有一種混生種,它既有生活陶的「仿功能」意圖,又刻意追逐現代主義美術的美學意識。在亞太地區,這一種既傳統又現代主義取向的陶藝,多數出自於原有陶藝傳統的地區,如中國、日本、韓國、臺灣、澳洲等地。美國西岸、加拿大、夏威夷、紐西蘭等陶瓷新興地區,較少出現這種混種陶藝。對原有陶藝傳統的地區來說,因為社會大眾的審美品味傾向,加上陶瓷技藝傳統的影響,現代陶藝家往往遊走於傳統審美品味與現代主義美學理念之間,甚至認為「現代陶藝」即是傳統陶藝的「現代化」(modernization)而已,而非「現代主義陶藝」(Modernist ceramics),持這種見解最明顯的可能要屬中國與臺灣。但也正因為如此,這類地區已發展出某種獨特性格的現代陶藝。 在臺灣,1960年代即有陶藝家創設個人陶藝工作室。然而,直到90年代初,在一般陶藝家觀念裡,對「現代陶藝」的認定傾向於把它看成是傳統陶藝的現代化;不少陶藝家在思考現代陶藝時,類似當代中國陶藝家的方式,把「現代」與「陶藝」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認為現代陶藝必須從傳統的基礎上開創出來。情形就像秦錫麟在其〈現代民間青花與現代陶藝〉一文中,把現代陶藝定義為傳統陶藝的變革:「『現代』二字,說明其有別於過去,體現了現代的時代氣息。」因此,他認為現代民間青花或現代陶藝,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創作思維的更新、創作行為的變革」而產生的;「現代的從傳統的基礎上派生出來。」在此,秦文的立論,無疑地,是將「現代」和「傳統」二元對立,思辯其間的差異。那就是,「現代」民間青花與「傳統」民間青花,或是「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其間的差別不在「青花」或「陶藝」,重要的是「現代」與「傳統」的對立。 同樣在這樣的認知下,從1950年代中到1980年代末,臺灣主流現代陶藝家也試圖創造出一種具備「現代藝術」形式,又具有「中國陶藝傳統特點」的陶藝。「現代藝術」形式指的是如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超寫實主義、新達達主義、極簡主義等等表現形式。在此,「現代藝術」多半帶有現代主義的意含,而不僅僅是時間上的「現代」。「中國陶藝傳統特點」指的主要是釉色、裝飾、燒成的特性,如青瓷釉、銅紅釉、流釉、結晶釉、灰釉,以及絞胎、刻花、柴燒等技法。(這種創作意識,後來透過李茂宗、陳實涵等陶藝家,傳入大陸。其中部分觀念已被當代陶藝家接受)。 在1990年代之前,除林葆家、吳讓農、王修功等人,多數「現代」陶藝家如李茂宗、邱煥堂、楊文霓、楊元太、楊作中、蔡榮祐、劉良佑、周宜珍等人對陶藝的表現,多來自美國多變的造形觀點。這是一段講求形式主義的現代陶藝發展時期,但是它的陶藝文化建構與包含的過程,類似當前中國陶藝家的做法,乃是以傳統技法為基礎,亦即「古為今用」,而它所使用的形式則是西方的現代造形理念。在意識上,這種方法符合了清末洋務運動的思考方式,那就是「洋為中用」。「現代」既是「傳統」的派生,又是「中」與「西」的融合,「現代陶藝」就是中國傳統陶藝的現代化,這種思考方式幾乎成了90年代之前,臺灣現代陶藝的實踐準則。 摘錄自謝東山,《臺灣現代陶藝發展史》,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2002,頁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