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現代陶藝

林葆家
現代陶藝
撰寫者:陶博館
"林葆家(1915-1991),1935年赴日本,棄醫學陶,日本京都高等工藝學校窯業科畢業後,進入日本國立陶瓷試驗所研習,1939年返台,先後投入陶瓷工業、藝術陶瓷及現代陶藝界約50餘年,素有「台灣陶瓷之父」、「台灣現代陶藝之父」美譽,對台灣陶瓷產業與陶藝發展的貢獻,深受肯定。林葆家自日返台後之經歷大致如下:1940年代為陶瓷工廠負責人、工礦公司陶瓷廠廠長;1950年代成立陶林工房工作室,從事探查台灣原產陶瓷原料,與協助廠商相關技術的提昇;1960年代於板橋成立工廠生產長石,1961年任中華陶瓷廠廠長,1968至1972年間在台灣窯業雜誌上撰寫陶瓷釉藥知識講座專欄,1974年獲聘為文大化工系陶瓷教師,並於台北住處成立「陶林陶藝」教室,1978年開始不定期與學員舉辦聯展,帶動創作風氣;1980年代曾任鶯歌陶瓷技術輔導中心首席顧問,並於藝專和實踐家專教授陶藝,1984獲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頒發「陶藝研究獎」、1985年再獲「陶藝貢獻獎」、1986年第2屆藝術薪傳獎類「薪傳獎」、1989年台中縣十大傑出藝術家金穗獎。 林葆家的成就,誠如宋龍飛所說的:「他歷經了台灣陶瓷業界的荒蕪期、興盛期,乃至於轉型期。他不僅僅是一位工業陶瓷家,同時他還是一位教育家,現代陶藝家。」對於國內陶瓷與陶藝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其作品特色,如劉鎮洲所認為的:「這位享譽台灣陶藝界的前輩陶藝家,長久以來便以中國傳統古釉:木葉天目、曜變天目、釉裡紅及釉上、釉下彩繪等作品稱著,近年來則嘗試將各種傳統釉藥,運用在不同的作品表現上……(如)使青瓷釉產生不同疏密深淺的裂紋變化,及由藍到黃的不同呈色表現,而使青瓷展現出新的風貌。」在作品造形上,林葆家的雖然是源於傳統陶瓷器形而來,而在以拉坯成形的作品輪廓弧度變化其整體造形的起伏轉折之中,「卻隱然流露出造形上的現代感……對於彩繪,他並不講究筆法,但求運筆之隨心所欲,因此,他的彩繪品表現,在沉穩質樸中又不失赤子之心。這也是林葆家先生多年來再陶藝創作上所秉持著一貫風格。」又如宋龍飛所認為:「(林葆家)早期以研究中國傳統的釉色著手,他所燒製的木葉天目茶盂、曜變天目盤、碗,均得個中三昧……中期作品則沉迷於新古典主義的創作,他的描金釉裡紅堪稱一絕……其他如青花,使用苗栗土外加白色陶衣繪製燒成,亦產生別具一格的鄉土風味;釉上彩與釉下彩的繪製亦極富雍容華麗之能事。近期研製之青瓷,更展現了葆家先生新古典藝術陶藝創作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