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陶藝創作與設計,推廣陶瓷欣賞,引領提升臺灣現代陶藝發展,以「成就獎」、「創作獎」及「主題獎」三大獎項,達到見證典範、創建未來、落實藝術生活之精神,持續為陶藝挹注活水、開拓新疆。
成就獎 表揚長年致力於陶藝文化,在陶藝創作之教育、推廣、研究、發明、創造、美學、藝術性等取得卓越成就,為臺灣陶藝發展作出寶貴貢獻者。
創作獎 鼓勵創意的製作技法與表現形式,發揮陶瓷質感的可能性,展現當代陶藝豐富的活力與創意。
「創作獎」旨在鼓勵創意的製作技法與表現形式,發揮陶瓷質感的可能性,展現當代藝豐富的活力與創意。本屆共計2件首獎及17件入選作品,作品大致可以分為抽象造形及陶瓷雕塑表現兩大類。其中值得一提的現象新生代藝家參與競賽的比例較前幾屆明顯提升,且主題多數於「生命」與「人」之探索思考。 以兩件首獎作品為例,盧嬿宇《知覺解離體驗》類外星球的生物模樣,搭配不規則造形的小人手、小人耳及圓凸凸的人眼,企圖捕捉人在想法替換中的每一個階段,以投射出自省想像中的形象。許芝绮《接近永畫的寓所》,藉由創作純白的詩性有機空間,內外虛實恣意地翻轉,去探究表面現實之下的真實。她的作品沒有所謂的正面與固定的觀看視角,觀者隨著 不同角度的安置與身體移動的視覺切入,有不同的詮釋空間,暗喻著面對生命沈重之時,可以輕盈的姿態去面對。兩位首獎得主所欲探討的創作想法在在反映出年輕人對於生命生活的熱。
「主題獎」延續第6屆徵件主題「玩」,鼓勵參賽者透過陶藝創作表現「玩」與之間的關聯性。本屆選出2件首獎及9件入選作品。 首獎得主分別為陳芍伊《EvilGarden》、張瓊文《排列組合》,兩位新生代的獲獎展現了年輕人對於陶藝創作的無限想像力,不再局限於器形及釉色之表現,而將創作主力放在思考陶與「玩」之間的關連及可能性。 在這次主題獎入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以多種排列方式表現「玩」主題的作品,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呈現「陶」在創作中的多種可能性,創作者藉此帶領觀者從各個不同面向去體會作品所欲傳達的趣味性。

時間地點
時間:2011/03/05-2011/06/12
地點:三樓特展室

檔案下載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