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 首頁 > 共享資源 > 製陶200年 > 製陶家族 > 清代吳家窯業發展

製陶家族

清代吳家窯業發展
吳鞍

鶯歌最早製陶的開始,是在兩百年前。1804年(清嘉慶九年)吳鞍從磁灶渡海來臺,在兔子坑從事陶業生產。吳鞍又名吳安,帶著兒子吳江(一名吳善)一起渡臺。吳江傳有吳永樹、吳愛水和吳永池等三子。兔子坑現在屬於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日治時期是鶯歌大湖的轄區。他在此找到適合的黏土,因而在此設立陶器窯場生產粗陶器,成為鶯歌陶業的創始人。

吳鞍在兔仔坑創業兩年後,與當地漳州人發生分類械鬥,不得已乃遷至附近的嵌仔腳地區,在該地經營陶器事業直到1853年(咸豐三年),又開始同樣的械鬥,只好再轉移至尖山埔。尖山埔一帶原為一丘陵地形,很適合於早期蛇窯的建築。當地的土質適合製作陶器,所以在那裡設置窯場。

吳鞍遷到尖山埔之後,族人吳岸和吳栗等人陸續從泉州來臺加入他們的行列,投入陶業生產,這種情形從清末持續到日治時期。吳家在尖山埔利用當地瓦窯的黏土,從田地底層挖掘出來,送到窯場使用。產品主要是日用陶器,包括水缸、陶甕、陶缽、筷筒、龍罐、櫥腳墊、藥壺、香爐和骨骸甕等。

隨父親吳鞍來台的吳江,傳有吳永樹、吳愛水和吳永池等三子。吳江三個兒子中,吳永樹曾經在1918年左右曾到台中的沙鹿陳遠的窯場當陶師;吳永池則到宜蘭當陶師;兩人身體健康都不佳,英年早逝。日治時期只有吳愛水在尖山埔經營「吳愛水製陶工場」。

:::
吳家窯業專文
清代吳家窯業發展 撰文:陳新上
磁灶原鄉
鶯歌陶業創始人吳鞍為福建泉州磁灶人。磁灶現在屬於泉州市晉江市轄區,位於泉州市的西南方約十六公里。市區有梅溪自西北向東流過,舟楫可直達晉江,進入泉州彎泛洋。磁灶地方絕大多數的居民都姓吳,先祖來自河南開封,屬於延陵派下,宋代紹興年間分居於晉江梅溪,亦號「飛錢」。其第五代先祖中,有人到江蘇麗水縣當官。告老還鄉時,因為麗水和宜興距離很近,就到宜興聘請師傅到磁灶做陶,成為磁灶陶瓷的開端。從此以後製陶技術就在磁灶生根茁壯,技術由本地人一脈相傳,沒有外地來的師傅。

磁灶的地名意味著陶瓷窯爐,當地自古以來就是一處窯口。它的陶業開始於南朝,經唐、五代、宋元而盛。梅溪兩岸窯場密佈,是泉州的陶瓷重鎮,也是古代貿易瓷的重要產地。目前陶瓷業仍然十分發達,市區下官路以瓷磚為主要產業。從前的主要產品包括琉璃瓦和日用陶器兩大類,琉璃瓦廠除了筒瓦和板瓦之外,也生產一些欄杆上的裝飾花瓶或竹節。日用陶器的品種很多,包括陶缸、陶缽、陶甕、陶鍋、油罐、骨灰罈、陶管、煙囪、夜壺、陶碗以及酒甕等,和後來臺灣的產品大同小異。

吳鞍在鶯歌的創業
磁灶陶師都有到海外發展的傳統,其活動的地點包括臺灣和南洋的菲律賓泰國等地。他們除了製陶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特別的技藝,到台灣之後,都在各地的窯場工作,足跡遍及全臺各地。 1804年(清嘉慶九年)吳鞍從磁灶渡海來臺,在兔子坑從事陶業生產。兔子坑現在屬於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日治時期是鶯歌大湖的轄區。他在此找到適合的黏土,因而在此設立陶器窯場生產粗陶器,成為鶯歌陶業的創始人。

吳鞍在兔仔坑創業兩年後,與當地漳州人發生分類械鬥。由於勢單力孤,不得已乃遷至附近的嵌仔腳地區。嵌仔腳在鶯歌與大湖交界處,其地大約在今余厝附近。吳鞍在大湖的窯場位於大肚坑,又稱畚箕湖。那裡有許多松樹可以作為燒陶的燃料,並有黏土作為坯體。吳家在當地燒陶時,已經和當地人發生婚姻關係。

吳姓業者在經營陶器事業直到1853年(咸豐三年),又開始同樣的械鬥,只好再轉移至尖山埔。尖山埔一帶原為一丘陵地形,很適合於早期蛇窯的建築。當地的土質適合製作陶器,所以在那裡設置窯場。

吳姓家族聚落的形成
吳鞍遷到尖山埔之後,族人吳岸和吳栗等人陸續從泉州來臺加入他們的行列,投入陶業生產。除了子孫繁衍之外,磁灶來台的陶師有依靠的對象,大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工作,生活不虞匱乏,於是許多人又回到原鄉,把鄉親介紹到鶯歌來,使得原鄉過來的人越聚越多。這種情形從清末到日治時期,一直戰後初期人口還在不斷地移入,在當地形成一個重要的血緣族群。到鶯歌的磁灶人最初大都從做陶師開始,等到有積蓄之後,便投入窯器的創業。從此以後,鶯歌的陶業就從尖山埔開始發展起來。

吳家在尖山埔利用當地瓦窯的黏土,從田地底層挖掘出來,送到窯場使用。磁灶陶師擅長轆轤拉坯技術,以中國傳統的腳踢轆轤拉製陶器,做好的坯體施以鉛釉,放入蛇窯燒製。產品主要是日用陶器,包括水缸、陶甕、陶缽、筷筒、龍罐、櫥腳墊、藥壺、香爐和骨骸甕等。

吳鞍家族的後續發展
吳鞍又名吳安,當初帶著兒子吳江(一名吳善)一起渡臺。吳江傳有吳永樹、吳愛水和吳永池等三子。

吳鞍來鶯歌即開設窯場,燒製陶器。吳家的窯場在吳鞍時似乎經營得不太好,因而吳江沒有繼續經營窯場。吳江三個兒子中,吳永樹曾經在1918年左右曾到台中的沙鹿陳遠的窯場當陶師;吳永池則到宜蘭當陶師;兩人身體健康都不佳,英年早逝。日治時期只有吳愛水在尖山埔經營「吳愛水製陶工場」。

吳愛水家族
吳愛水在1931年遷移到桃園,原來在鶯歌的窯場展轉賣給當時的「七公司」,自己轉到桃園車站附近,創立「源興陶器工場」,繼續經營陶業。產品除了日用陶瓷之外,還生產衛生便器和陶管。其後又買下桃園北門口的窯場。這個窯場原來是尖山埔吳金山所創,後來賣給王萬春燒製花盆,稱為「永光陶器工場」。日治末期王萬春轉賣給吳愛水,改稱「新源興陶器工廠」。他沿襲王萬春的路線,燒製無釉花缽,供應學校機關使用。

後來吳愛水的兩家窯場分別由兒子吳石定和吳興旺經營。他們的再下一代都曾經繼續經營窯場一段時間後,車站附近的窯場在1960年代停業,改建大樓出售;北門口的窯場也在1980年代改建五層的大樓。

吳永樹家族
吳江的長子吳永樹生二男,一位兒子早夭,只有吳清風傳承陶業。吳清風育有吳一統、吳令德、吳平治、吳共和、吳登堂和吳岩虎等六子。吳清風十九歲時,父親吳永樹即告辭世,使得生活清苦,幾位兒子從小就到窯場學藝,一家人都當陶師。

吳清風先後在陳赤牛(傳國)和陳紹裘的窯場工作,直到戰後1945年年底。日治末期大都燒製痰罐、陶缽、金缽等陶甕,還以轆轤拉坯燒製紅碗,以應付市場的需求。

1945年吳清風和甘阿三、吳進富等人合夥,向吳進益承租窯製陶,燒製傳統粗陶。1953年,吳清風獨立創業,在成興的對面開設窯場,都由家人自己為班底,燒製粗陶。七、八年之後,一度改燒飯碗。在吳清風去世之後,兄弟分家,各自創業,在鶯歌地區從事陶瓷製作。

吳永池家族
吳永池沒有在創業開,在窯場當師傅。兒子吳進富小時候跟著磁灶師傅吳進財學藝,擅長腳踢轆轤製陶。吳進富曾經在鶯歌吳送的窯場和其他窯場工作過。三十五歲離開鶯歌,最後到苗栗,在西山徐新枝的窯場當製陶師傅。工作之餘,從事陶器販賣工作。最後在苗栗米市街經營五金行,諸子並不從事陶瓷事業。
日治早期的其他吳家窯場
除了吳鞍家族之外,尖山埔還有幾個吳家經營的窯場。其中規模較大的是吳猛。他是從磁灶移居台灣的第一代,到鶯歌之後,在尖山埔創立窯場。第二代的吳進益更努力經營,獲利頗豐,成為當地富裕人家。從吳家第三代吳正義之後,除了自已燒陶之外,也把部分窯場出租,是許多鶯歌人歷練的地方。窯場在吳正義經營時期拆除,改建大樓,轉行經營其他事業。

吳愛水同一時期的吳姓業者還有吳龍水和吳金山。吳龍水的窯場在他去世之後,子女並沒有繼續經營,有人離開鶯歌到花蓮。吳金山使用圓窯燒陶,規模不大。這家窯場在日治時期就已經停工,轉到桃園北門口創立窯場,從此脫離鶯歌的陶業脈絡。

日治晚期的吳家窯場
日治期間較晚從磁灶到鶯歌開創業的有吳卜、吳送和吳槌等人。吳送最初和父親吳金練一起到臺灣,從梧棲上岸,曾到嘉義製陶,後來轉到鶯歌工作,從此定居於鶯歌。後來成立「吳德興陶器工廠」,一直經營到戰後,出售給甘阿三經營碗窯,子女不再從事陶業。

吳卜初到鶯歌時,在尖山埔的窯場當師傅,後來經營窯場,經營相當成功,是當時尖山埔富家之一。吳卜的兒子吳金福,改行賣陶器。第三代從事商業經營,開設秀昌,販賣陶瓷。

吳槌初到鶯歌時仍然燒製粗陶,後來開創「吳泉記陶器工場」。吳泉記的規模較大,使用的是登窯。吳槌的兒子吳永三與吳永富精明能幹,擅於把握時代的脈動,在傳統粗陶之外,適時推出新的產品。製品包括蹲式便器和洗面盆以及飯碗。戰後繼工礦公司之後,以四角窯燒製三孔到六孔的陶管。吳泉記的經營狀況一直都很好,獲利得多。可惜後繼無人,窯場在停工之後出售,改組為「華興陶器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