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 首頁 > 共享資源 > 製陶200年 > 製陶家族 > 許吟喜與鶯歌的許家班

製陶家族

許吟喜與鶯歌的許家班
陳昆

鶯歌磚瓦的歷史很早,清道光年間即有陳昆在大湖的崁腳(今鶯歌余厝附近)開始燒製磚瓦。許家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移民臺灣之後,最初在柑園的石頭溪從事墾殖事業。許銀喜年輕時從事牛車拖運工作,後來改行經營瓦窯,成為許家瓦窯的開創者。

許家瓦窯的產品很多,主要是傳統民居所用的磚瓦,包括屋頂用的薄仔瓦、簷止磚、尺磚、尺二磚、陶管等,此外許家瓦窯還生產水利磚。許銀喜育有許新旺(1921-1982)、許有德、許添丁、許清秀和許清順(1936-)等五子。許新旺最為年長,後來瓦窯的經營和持家的責任都落在外祖母邱晟和許新旺的手中。

1949年左右許有德得到朋友的技術指導與協助,建築四角窯,改燒飯碗,而許新旺也來到尖山埔,兄弟共同經營經營碗窯。當時許家即以「淡青碗」、「水青碗」和「陰陽碗」等為主力產品,在鶯歌頗具盛名,獲利甚豐,奠定許家後來陶瓷事業的基礎。

許家從許銀喜開創瓦窯算起,從事窯業到現在已經有三代了。至今「協豐窯業」和「協裕窯業」都是鶯歌著名的陶瓷場,仍然為臺灣的陶瓷發展奮鬥中。許家從經營瓦窯開始投身窯業,後來轉向陶瓷發展,歷經傳統粗陶、衛生陶瓷、餐具、瓷磚,乃至現代的精密陶瓷。許家的產業經歷為鶯歌陶瓷發展的典型例子,而許家留下來的瓦窯也就成為陶業史上的一扇小窗,可以窺見鶯歌陶業發展的脈絡。

:::
許家班專文
許銀喜與鶯歌的許家班採訪撰稿 陳新上
鶯歌磚瓦的歷史很早,清道光年間即有陳昆在大湖的崁腳(今鶯歌余厝附近)開始燒製磚瓦。其後在境內許多地方都有瓦窯,其中現在鶯歌的國慶街和光明路之間還有一座許窯的瓦窯保留得很完整。許家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移民臺灣之後,最初在柑園的石頭溪從事墾殖事業。一些族人再度從石頭溪遷移到鶯歌,從事磚瓦燒製。

其中許銀喜(1898-1949)也從事瓦窯的經營。許銀喜的父親許火煉(1873-1925)本來以鑄造犁頭為業,也曾經當過牛販。許火煉育有許銀喜和許新乎兩子。

許銀喜投入瓦窯事業
許銀喜年輕時從事牛車拖運工作,後來改行經營瓦窯,成為許家瓦窯的開創者。這座瓦窯於1929年由曾經當過鶯歌第二任鎮長的王天送所創,1934年由許銀喜買下來經營,改為「許協興瓦窯工廠」。這座瓦窯建築在小山坡下,將山坡挖開作為窯床,窯壁緊靠著山壁,在大地的支撐與保護之下,窯體不易因為熱脹冷縮而變形,使得這座瓦窯經久耐用,到現在還保持得很完整。整座瓦窯用土埆磚砌成,窯頂為拱形,好像烏龜一般,稱為「窯龜」。它的煙囪和其他地方瓦窯短小的煙囪不同,煙囪高度達十公尺以上,形成特殊的景觀。

瓦窯買下之後,最初由許銀喜經營。黏土都是就地取材。這座瓦窯周圍原來是座小山丘,蘊 藏豐富的黏土,最初只要在瓦窯門口就可以挖到。幾十年來不斷地取土,把那座小山挖成現在所看到的平地。黏土礦的表層黏土含有許多雜質,呈黃棕色,來做條磚;底層的黏土則純淨而細緻,呈黑色或灰色,拿來做瓦片。黏土用牛隻踏踩,再以人工揉練,使它質地均勻,軟硬適中。

早期做瓦完全靠手工,都使用木模押印成形。印製好的生坏,要疊放在地上,疊成一排排的瓦柱,等待陰乾後入窯燒成。

鶯歌瓦窯都用煤炭為燃料,燒窯時不把煤炭完全燒成炭渣,而把它燒到變成焦炭的程度。清理出來過篩後,細炭的賣給加工廠做成「炭丸」,作為家庭用的燃料;比較粗的賣給打鐵店,作為鐵爐加熱的燃料。焦炭成為瓦窯重要的副產品。傳統的薄瓦分為黑瓦和紅瓦兩種。燒黑瓦時,要把水引進水槽中,讓水滲進窯裡。使窯內形成還原狀態,使原本應該燒成紅色的瓦片變成黑瓦。燒窯大約要持續燒十二、三天,工作十分辛苦。

許家瓦窯的產品很多,主要是傳統民居所用的磚瓦,包括屋頂用的薄仔瓦、簷止磚、尺磚、尺二磚、陶管等,此外許家瓦窯還生產水利磚。它的形制大體和紅磚相同,但是上端有凹下的弧度,首尾相接,用來鋪設水溝,導引水流。

薄仔瓦和簷止磚有紅色和黑色之分。許家最初做的是黑瓦,由於燒製程序比較煩瑣,光復以後改燒紅瓦,不再生產黑瓦。

1938年許銀喜夫人王張香英年早逝。正值壯年的許銀喜於1941年離開鶯歌,到宜蘭礁溪另創產的瓦窯,並且經營磚瓦的銷售事業。許銀喜育有許新旺(1921-1982)、許有德、許添丁、許清秀和許清順(1936-)等五子。許新旺最為年長,父親長年旅居在外,諸弟年紀尚幼,所以瓦窯的經營和持家的責任都落在外祖母邱晟和許新旺的手中。

許新旺加入粗陶器的行列
日治時期許有德被徵調當兵,光復之後才回來。退役返鄉之後,曾經在家裡幫忙燒瓦。當時 瓦窯已經由大哥許新旺在經營,但是生意轉趨清淡,許有德乃亟思創業。許家在尖山埔原來就有祖厝,許新乎在那裡燒陶。經過許銀喜跟許新乎商議之後,成立協興陶器工廠,由許 有德經營,但是和叔叔許新乎 共同使用蛇窯,燒製傳統陶器,產品有水缸、陶甕、陶缽和花盆等。
許有德燒製飯碗
在塑膠及鋁製品出現,以及國民生活水準逐漸提高之後,傳統陶器的市場不斷地萎縮,使得許有德的傳統陶器經營的狀況並不理想。同時經營瓦窯的許新旺也因為建築風格的改變,很少使用瓦片,磚瓦市場銳減,因而兩人都亟思突破經營的瓶頸。此時正是鶯歌餐具陶瓷發展的黃金時期,飯碗的景氣暢旺。大約在1949年左右許有德得到朋友的技術指導與協助,建築四角窯,改燒飯碗,而許新旺也來到尖山埔,兄弟共同經營經營碗窯。當時許家即以「淡青碗」、「水青碗」和「陰陽碗」等為主力產品,在鶯歌頗具盛名,獲利甚豐,奠定許家後來陶瓷事業的基礎。

1955年許氏兄弟分開經營,尖山埔的窯場由許新旺負責,許有德和諸弟回到舊瓦窯,另外成立「豐美窯業公司」。此時許添丁放棄經營,而許有德和許清秀先後去世,最後窯場由許清順負責經營。除了繼續燒瓦之外,曾經一度把工坊撥出部分改燒衛生便器,然而經營得不甚理想,不久便又改燒製飯碗。

轉型燒製瓷磚
鶯歌的碗盤餐具在1970年代後期達到巔峰。由於從業者很多,彼此競爭激烈,使得價格大幅滑落,加上大型日用陶瓷工廠出現,產量大增,而品質精緻,一般家庭工廠根本沒有辦法與之競爭,因而紛紛轉型。無論「協興」或「豐美」都面臨同樣的關鍵時刻。此時臺灣的建築業正在起步,許多餐具業者開始往建築瓷磚方面發展。大約從1965年開始,許新旺在尖山埔的窯場開始改燒三寸六白色瓷磚,產品大都用在廚房與浴室的內牆上。而許清順的「豐美」也在1968年燒製「三寸六」瓷磚,約兩年後,改燒製馬賽克瓷磚。

瓷磚初期仍然使用四角窯燒製,但成績並不理想。其後臺灣陶瓷技術已逐漸自動化,一些窯場開始使用隧道窯,產品品質穩定,產量又高,許家的事業再度面臨考驗。由於原來兩人的廠房都不夠大,無法擴充設備,於是許氏兄弟再度攜手合作,將「協興」和「豐美」兩家公司合併,成立「協豐窯業公司」。1970年籌建新廠,到鶯歌埔頂購買土地,從日本引進自動隧道窯,1971年正式營運,改燒紅鋼磚,以「金鋼牌」行銷全省各地。在地磚開始流行之後,又擴充生產線燒製地磚。

1973年兄弟再度分開經營。許清順離開「協豐」到二橋購買土地,另外籌設「協裕窯業」,1976年從意大利進口新式的快速滾軸窯生產地磚,成為最早使用滾軸窯的瓷磚廠之一。許清順畢業於中原理工學院水利工程系,在鶯歌早期陶業中,是少數難得的高級知識階級。在許清順在努力經營下,「協裕」瓷磚品質優良,經營一直十分順利。

許家陶業現況
協裕窯業從1993年左右開始研究精密陶瓷的技術。當時瓷磚的生意都還不錯,可是國外的趨勢都已經慢慢走向精密陶瓷發展,有遠見的業者已經覺查到,臺灣也必定會跟著時代趨勢前進。許清順的下一代許巍耀兄弟也從國外學成回國,希望產品能朝向多元化發展,於是決定開發具有競爭性而利潤比較高的精密陶瓷。1994年完成生產設備,進入投產,燒製高鋁質的耐磨材料,包括球磨機使用的瓷球、內襯磚、輸送帶高鋁磚、工業用的噴砂嘴等。這使協裕窯業正式走入精密陶瓷的領域。

許清順因為經營協裕十分成功,1993年被推選為「臺灣區陶瓷同業公會」第十一任理事長,其後再連任一屆,2000年才御下重擔。

協豐從1995年開始,鶯歌舉辦陶瓷嘉年華會之後,許新旺的下一代許(木川)杰轉型,把原來尖山埔的工廠改為商面,成立「新旺陶藝廣場」,走向陶藝教學與陶藝品銷售的經營路線。

許家瓦窯因為時代的變遷,使得風光不再。雖然在許清順經營協豐期間這座瓦窯仍然斷斷續續地生產,但是在經營協裕窯業後,已經無暇照顧這座瓦窯,終於宣告停產,窯爐也因此閒置到今天。

許家從許銀喜開創瓦窯算起,從事窯業到現在已經有三代了。至今「協豐窯業」和「協裕窯業」都是鶯歌著名的窯場,仍然為臺灣的陶瓷發展奮鬥中。許家從經營瓦窯開始投身窯業,後來轉向陶瓷發展,歷經傳統粗陶、衛生陶瓷、餐具、瓷磚,乃至現代的精密陶瓷。許家的產業經歷為鶯歌陶瓷發展的典型例子,而許家留下來的瓦窯也就成為陶業史上的一扇小窗,可以窺見鶯歌陶業發展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