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製陶家族

三星窯業
金星公司

鶯歌的金星公司最初從瓦窯開始創業。他們的瓦窯創立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創始人陳燦煌祖籍福建泉州有同安縣。陳燦煌來到鶯歌之後,以祖居地泉州同安地區的傳統技術燒製臺灣民居屋頂所使用的磚瓦。陳燦煌在經營一段時間之後,本身似乎就很少再管理瓦窯業務,所以長子陳龍淵(1901-1995)從小就要協助父親經營瓦窯,以維持家計。

日本時代瓦窯在陳龍淵經營之後,登記為「陳龍淵製瓦工廠」。當時所燒製的瓦窯產品很多,主要燒製臺灣民居屋頂所用的方形薄瓦、砌築牆壁的長條形的磚塊、鋪地板所用的尺磚、斗子砌用的大型磚等等。1947年窯場正式取名為「三星陶器工廠」,擴大規模,企業化經營,燒成品質也不斷提升。坏土方面除了鶯歌本地陶土之外,到1970年代之後調配進口瓷土作為坯料。

1970年代臺灣建築業興起,也是鶯歌陶瓷重要的轉型期,許多傳統窯場紛紛轉而燒製瓷磚。從1971年開始,三星開始增加瓷磚的生產線後來在1970年代中期另覓土地,興建新廠,成立金星窯業公司。三星從日本時代陳燦堭創立瓦窯開始,經營到現在,先後經歷磚瓦、琉璃瓦和瓷磚等不同的產品時期,是個百年老店。鶯歌的琉璃瓦以三星最先開始,後來才有王泉記、慶豐和李順隆等琉璃瓦工廠的出現。而陳龍淵的琉璃瓦事業不只是鶯歌的首例,也是臺灣琉璃瓦業的開創者。

:::
三星窯業專文
陳龍淵與三星窯業撰文:陳新上
開基燒製黑瓦
鶯歌的金星公司最初從瓦窯開始創業。他們的瓦窯創立於1908年,創始人陳維德(1879-1932)。陳家祖籍福建泉州有同安縣,來台之後定居於今臺北縣五股的洲後村。陳維德的父親陳燦煌(1857-1926)飽讀詩書,在從事農業墾拓之餘,也在當地創辦私塾,教育漢文。在陳維德的時代有親戚先到鶯歌經營瓦窯,於是他也到鶯歌,在今永昌里經營瓦窯。永昌里過去稱為「瓦窯仔」,入清以來即有瓦窯的存在。陳維德來到鶯歌之後,以祖居地泉州同安地區的傳統技術燒製臺灣民居屋頂所使用的磚瓦。

日本時代瓦窯在陳龍淵經營之後,登記為「陳龍淵製瓦工廠」。當時所燒製的瓦窯產品很多,主要燒製臺灣民居屋頂所用的方形薄瓦、砌築牆壁的長條形的磚塊、鋪地板所用的尺磚、斗子砌用的大型磚、屋脊上的「梅花」和「柳條」、山牆通氣用的花磚,也曾經做過日本式的單槽瓦、脊瓦和鬼頭瓦,用於日本式的房屋或宿舍。

當時製瓦原料取自附近,挖掘「瓦窯仔」附近田地底下的黏土,最初用人力挑擔,後來用牛車拖運,把黏土送到窯場內。早期在瓦窯都有圓形的練土槽「土窟仔」,把黏土放入練土槽中,加水浸泡後先用牛隻去踏踩。踩好之後,堆放在工坊內。製作時,再以人工將黏再再捏練一次。製瓦時使用木模押製成形,把練好的黏土放入磚瓦斗中,師父用腳踏踩結實,再把多餘的黏土用線弓割除,脫模而成。窗花磚則分別印出正反兩面,再把兩個坏體黏接起來,成為空心的花磚。等坏體陰乾後,由人工挑入窯內,由專門的師傅裝窯。由於瓦片很多,裝窯的時間約需一星期。

磚瓦的窯爐使用包仔窯,以煤炭為燃料燒製。早期燒的都是黑磚黑瓦,這種磚瓦要在燒到最後的階段,從窯頂潑水,使水分從窯壁滲入窯體內,使窯內在高溫中產生還原作用,把坏體轉變成黑色。由於黑瓦無論在原料、技術上都很麻煩,所以後來都改燒紅瓦,省去了還原燒製的過程。然而黑瓦品質要比紅瓦優良,它比較不會風化,因而經久耐用,幾十年後材質還是不會改變;反之,紅瓦紅磚就很容易風化而不耐久。由於瓦窯坏體厚實,必須慢慢燒 製,不能操之過急,所以燒窯時間則長達一、二十天。傳統磚瓦從練土、成形、乾燥到燒成 ,整個過程很耗時日,一個窯爐每年差不多只能燒到四窯而已。

燒好的產品都用人力挑到桃園大溪附近去賣。挑磚瓦時,一次都挑兩擔。挑一擔向前走約三、五百公尺後,回頭再挑第二擔。前進的一趟是挑著重擔,走回來則是空手,成為休息的時間。從早上出發,挑完兩擔到已經是中午,再回來時天都快黑了。到後來才改用牛車運送,節省不少人力。

燒製琉璃瓦
1925年台北士紳捐資興建孔廟,需要用到琉璃瓦。過去台灣的琉璃瓦都是從大陸以帆船經過臺灣海峽運來,為了避免夏天的颱風與冬天的大浪,大多利用春秋兩季行駛。加上長途的運輸,使得瓦片的耗損很大。因為價錢既貴,運送又不方便,所以主事者辜顯榮希望能在本島就近燒製。他到鶯歌打聽,知道陳龍淵在經營瓦窯,就請他們設法燒製琉璃瓦。由於性質相近,陳家決定開發這種新產品。

日本時代鶯歌陶瓷已經開始發展,當地的吳姓陶師都擅長製陶技術,也會配製鉛釉,甚至有的陶師具有琉璃瓦的技術,於是陳龍淵跟尖山埔的陶師配合,研究琉璃瓦的製作、釉藥與燒製技術,開發成功琉璃瓦,成為臺灣最早的琉璃瓦工廠。1927年所生產的琉璃瓦即首度供應台北孔廟的建築使用。

琉璃瓦仍然採用鶯歌本地黏土,和薄瓦或陶瓷的坏土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然而已經使用石膏模型押坏成形。由於琉璃瓦的造形比較特殊,這類模型大都委託專門的雕刻師製作原形,再翻製為石膏模型。

日本時代的琉璃瓦使用硼砂釉。當時使用的是含水硼砂,原料都在鍋子裡面炒過,以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再去調配成釉藥。戰後使用廢電池的鉛板,粉碎以後作為鉛料使用。調配時,將無水硼砂或鉛料加上黏土和色料,研磨成釉漿後,淋在坏體上。

三星的琉璃瓦一開始即另設四角窯燒製,是鶯歌最早使用四角窯的例子。當時的窯爐較小,只有四個燃燒室。坏體放在窯裡之內裸燒,尚未使用匣缽。此時以木柴為燃料,除了購買製材廠的廢木料之外,也使用三峽的煤礦坑汰舊下來的支架坑木。炭坑木比較粗,用在開始焙燒的階段;鋸木廠的木料比較細,用來攻燒時使用。

燒窯時先預熱,開始時使用炭坑木料燻燒,差不多五、六百度時再以攻燒,直到溫度升到一千度為止。燒好的時候,窯門要用土封起來,以避免因為急冷而使坏體風裂。琉璃瓦燒製速度比瓦窯快,從入窯、燒成到出窯要前後要一個禮拜到十天。

1947年窯場正式取名為「三星陶器工廠」,擴大規模,開始以企業化經營,燒成品質也不斷提升。四角窯改建為六個燃燒室,以煤炭為燃料。坏土方面除了鶯歌本地陶土之外,到1970年代之後調配進口瓷土作為坏料。1972年以瓦斯梭窯取代原來的燃煤四角窯,燒製效率與品質更高。製作方面則依產品造形的不同,改以擠出機械、衝壓機械或鑄漿成形等不同的技術製作,大型的正吻等製品則仍然以手工押模方式製作。

所燒製的琉璃瓦產品很多,主要有屋頂鋪面用的筒瓦、板瓦、瓦當和滴水,屋脊用的脊瓦、套獸、戧脊獸、正吻以及鳳鳥、麒麟、海馬、天馬、仙人等。製品大都依照《清式營造》中國古建築的圖說來設計,由於結構上的需要,樣式繁多,而造形複雜。

1973年三星再度自日本引進全自動真空射出成型設備二套,除了生產中國琉璃瓦,並開發生產日本瓦、西班牙瓦等類似的產品。所製的琉璃瓦以1100℃燒成,質地堅硬,釉色豐富,美觀亮麗。除了燒製產品之外,三星也提供屋瓦的施工服務。產品除了供應國內消費之外,也行銷到國外市場。由於三星有近百年歷史,因此全省比較老的寺廟建築,大部分都是用金星做的琉璃瓦,包括1925年的台北孔廟,後來臺北龍山寺翻修時,也使用三星產品。此外三峽祖師廟、佛光山、故宮博物院、國家劇院、八仙樂園、台中孔廟、南港軍人公園等,如果加上一般的大樓大廈,全部達幾千間之多,產品遍及全島各地。

成立金星
由於琉璃瓦的市場有限,為了公司的成長,必須另行投資才能使公司永續經營。1970年代臺灣建築業興起,也是鶯歌陶瓷重要的轉型期,許多傳統窯場紛紛轉而燒製瓷磚。從1971年開始,三星開始增加瓷磚的生產線,燒製三寸六白色面磚。然而原來的廠房太小,又在都市計畫中被規劃成住宅區,發展受到限制。於是在1975年另外尋覓土地,興建新廠,成立金星窯業公司。新廠設置85公尺長的自動隧道窯兩座,採高真空射出成形機械生產。除了繼續燒製琉璃瓦之外,一方面也開闢新的生產線,燒製三寸六面磚。1985年更進一步從國外引進自動滾軸窯,配合滾軸窯的引進,同時採購自動化成形作業系統,燒製大型的地磚。在此系統之下,產品從原料、成形、施釉都受到嚴密的控制,所以尺寸精確而品質優良。
現況
陳龍淵育有陳樹昌、陳樹齡、陳正男、陳俊男、陳樹盛與陳樹全等六男,他都受到高等教育。除了長子陳樹昌之外,其餘五人都參與公司的經營,因而公司經營十分順暢。由於金星公司規模宏大而業績在同業中屬於佼佼者,所以陳正男(1939-)從1988年開始連續被推舉為第九任和第十任的臺灣區陶瓷公會理事長,服務同業。此外,他也獲得推舉為鶯歌獅子會的會長,關心地方事務。無論在鶯歌陶瓷嘉年華的舉辦與鶯歌陶瓷博物館的推動方面,都不遺餘力。

陳龍淵於1997年去世後,現在由下一代的幾位兄弟接班經營。從1980年代開始,台灣的瓷磚市場漸趨飽和,必須另尋出路。金星公司在1992年左右轉到大陸泉州的晉江投資,仍然生產瓷磚。

三星從日本時代陳維德創立瓦窯開始,經營到現在,先後經歷磚瓦、琉璃瓦和瓷磚等不同的產品時期,是個百年老店。鶯歌的琉璃瓦以三星最先開始,後來才有王泉記、慶豐和李順隆等琉璃瓦工廠的出現。而陳龍淵的琉璃瓦事業不只是鶯歌的首例,也是臺灣琉璃瓦業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