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製陶家族

王泉記
王萬好

王泉記陶器工場的創始人是王萬好(1905-1994),父親王曾在尖山埔開設「王春記」商店,是當時鶯歌的富商之一。王家在經商之餘,見到尖山埔陶器前途可為,因而在1916年從事陶瓷工作,在尖山埔設立窯場,1940年(昭和十五年)立案為「王泉記陶器工場」。

日本時代王家和日本機關很好,日本陸軍總部所有需要的陶瓷許多都向王泉記訂製,包括花瓶、大水缸、鼓椅、火爐等產品。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王泉記還得到特殊的待遇,包括交通運輸和糧食配給等都可以獲得適當的安排。這使得王泉記在事業上得到很大的助益,使企業得以順利經營,成為尖山埔規模最大的窯場之一。

光復之初,鶯歌發展碗盤,北投陶師陳泉興曾經到王泉記,協助飯碗的製作。第二代的王文仁服完兵役返鄉後,曾經當選幾任台北縣議會議員,王泉記經營非常順利,可惜後來投資煤礦事業失利,王文仁因病住院,由二弟王文義主持窯場業務,後來將王泉記工廠出租給衛生陶瓷工廠,兩兄弟持續從事琉璃瓦的生產。1990年代初期,王泉記轉而從事陶瓦的貿易,把公司遷到二甲九,向日本東洋製瓦株式會社進口日製琉璃瓦,供應國內市場需求,尖山埔的窯場在1989年左右停產,1996年左右原址改建大樓。

:::
王泉記專文
窯場的沿革
王泉記陶器工場的創始人是王萬好(1905-1994),父親王曾在尖山埔開設「王春記」商店,擁有三家店鋪,經營雜貨店、肉鋪、茶行和布店等行業,是當時鶯歌的富商之一。王曾在日本時代當過保正,去世之後,由長子王萬春(1899-1976)繼任,戰後擔任同慶里里長,此一職務後來又由第三代王亦然(1926-)再連續當十七年之久,在地方上頗具聲望。

王家在經商之餘,見到尖山埔陶器前途可為,因而在1916年從事陶瓷工作,1940年(昭和十五年)立案為「王泉記陶器工場」,王萬春則經營祖傳的雜貨店王春記。

王泉記的窯場在尖山埔,原來是吳金國經營的窯場。那個窯場原有一座三個窯室的登窯,因為荒廢多年,地上雜草叢生,窯殼只用瓦片壓著。王萬好過去沒有燒過陶瓷,對陶瓷完全外行,只能聘請師傅製作陶器。坏體做好後,窯爐稍加清除就裝窯燒陶。因為自己沒有燒陶沒有經驗,加上舊窯年久失修,燒窯困難重重,開始連續三窯都告失敗,到第四窯技術才獲得 突破,此後經營漸入佳境。王萬好夫婦經營窯場非常努力,每天日以繼夜地工作,常常都到凌晨三、四點才相伴踩著月光回家。王泉記就是這樣努力耕耘,打下事業的基礎。

日本時代王家和日本機關很好,深知他們的需要。陸軍總部所有需要的陶瓷許多都向王泉記訂製,包括花瓶、大水缸、鼓椅、火爐等產品。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王泉記還得到特殊的待遇,包括交通運輸和糧食配給等都可以獲得適當的安排。這使得王泉記在事業上得到很大的助益,使企業得以順利經營,成為尖山埔規模最大的窯場之一。

王泉記初創之時,聘請土條盤築和轆轤成形兩種技藝的陶師。土條盤築法以福州師傅為主,包括較早的李依金、李春烺和戰後才來台的李寶珍等人,他們以土條盤築法製作大型陶器。轆轤拉坯師傅有七、八人,除了磁灶陶師吳地之外,也騁用鶯歌當地的陶師,包括王欽錫和王石川等人。他們以轆轤拉坏法燒製較小型的陶器。所製作出來的陶器入窯燒成。王泉記的窯爐由前段的登窯和後段的蛇窯組成,是鶯歌特殊的改良型窯爐。

光復之初,鶯歌發展碗盤,北投陶師陳泉興曾經到王泉記,協助飯碗的製作。陳泉興在王泉記的時間雖然很短,卻是北投陶師到鶯歌發展的重要先例。跟隨陳泉興學藝的林柱後來也曾過來燒製碗盤,鶯歌的碗盤因而逐漸成為主流產品。

傳統日用陶器
王泉記創立之初以傳統日用陶瓷為主要產品,包括水缸、陶缽、鼓凳和陶甕,與尖山埔自古以來的陶器並無差異。然而因為有部分福州師傅,因而可以用土條盤築法製作大型的水缸等產品。

此外受到日本人生活習慣的影響,也燒製火缽、花盆、磨缽等日式產品。王泉記做花盆十分專業,特地從苗栗請來擅長日式轆轤的黃木生等師傅專門製作花盆,所作的產品還在日治時期的工業展覽會上得獎,現在公司還留下幾張當年所得的獎狀。

王泉記的另一專長是做火缽,供冬天天冷時取暖之用。它的造形有一種是圓形的,兩邊附有一對獅形鋪首;另一種是樹幹造形土缽,上面有森林與動物的圖案;此外尚有高約60公分的竹節形火缽。

太平洋戰爭臺灣遭到空襲的時代王泉記也曾經以傳統陶器的黏土燒製紅陶碗,供應市場。這種紅陶碗燒製時間不長,戰後不久即告結束。戰後市面上碗盤仍然缺貨,王泉記也在幾年之後再度投入碗盤的燒製。在中正二路買下玉光陶器工廠改組為「中央」公司,全力燒製碗盤,但是中央經營的時間很短,不久即告結束。

衛生陶瓷與工業陶瓷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在台灣實施衛生改善運動,各地都要使用衛生設備,王泉記也配合政策,以土片押模法製作磚紅色蹲式便器,成為鶯歌最早燒製便器的窯場之一。

王家與日本商社早有往來,王曾在經營雜貨店期間即曾兼賣紅丹,供應陶器業者。王泉記經營窯場時,進口草葉的陶瓷原料。王泉記製作便器時,坏體上即施以草葉商店的不透明白牡丹釉。除了自用之外,也推銷給同業,成為當時便器的標準釉藥。日治末期由於白牡丹釉來源中斷,使便器的生產受阻,一度中斷。一直等到1940年代末,第二代的王文仁(1929-1980)才繼續以大湳土燒製偏黃色的便器, 1950年代更開發抽水馬桶成功。產品有蹲式馬桶、坐式馬桶、小便斗、洗臉盆和蹲式便器等。由於市場需求殷切,產品供不應求,幾度增建窯爐燒製,使王泉記成為當時鶯歌衛生陶瓷最大的窯場。

1950年左右交通部電信局需要用到陶管以埋設通信電纜,最初向北投工礦公司訂製。在工礦公司交貨完畢停產之後,改向鶯歌訂製。除了吳泉記之外,王泉記也燒製這類四洞和六洞的長方形陶管。通信陶管使用陶管擠型機,黏土原料從陶管機上面進料,利用螺旋葉片將黏土擠下,由出口控制陶管的造形,陶管的製作帶動鶯歌製陶機械的起步。

同一時期臺灣農村養豬業興起,需要用到大量的飼槽。王泉記曾經利用陶管機擠出圓柱形陶管,把它切成兩半後,左右兩端以陶片封閉,成為船形豬隻飼槽,施以鉛釉,燒製而成。豬飼槽一度接到臺灣糖業公司的大批訂單,同時並行銷各地農村。

1956年左右台灣食品工業開始發展,一些食品公司生產味精和醬油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陶缸與分解壺,鶯歌的傳統窯場開始燒製這類產品,王泉記也參與其中,交給味王公司使用。由於分解缸在食品公司屬於銷耗品,所以用量很大。

琉璃瓦
日治時期王泉記已經開始燒製無釉琉璃瓦,不過當時使用的人少,還沒有專業生產。那時候最初只做筒瓦和板瓦,後來才發展滴水瓦和勾頭瓦等,再後來才做脊瓦,鎮東郭、壓帶條。

戰後國內經濟起飛,許多寺廟與宮殿建築興起,琉璃瓦的市場需求很大,於是王泉記積極投入琉璃瓦的燒製。王泉記燒琉璃瓦在第二代王文仁與王文義(1933-)的經營之下,產品在市場上頗具盛名,重要的傳統建築往往指定使用王泉記的產品。

經營的轉型
第二代的王文仁服完兵役返鄉後,曾經當選幾任台北縣議會議員,服務鄉里。在王文仁當議員期間,王泉記經營非常順利,業績十分良好,成為北台灣著名的窯場。可惜後來投資煤礦事業失利,導致王泉記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此時王文仁因病住院,由二弟王文義主持窯場業務。

此時王泉記的衛生陶瓷即告停工,在1960年左右把窯場出租給趙天水經營天一公司,繼續燒製衛生陶瓷。天一經營時整批技術人員進駐,除了原來的窯爐之外,重新添購設備,設計模具。王泉記本來用土片壓模法製作馬桶,天一時則改用鑄漿成形法。

天一在王泉記發展得很成功,五、六年之後把工廠遷到中和擴大經營規模。天一離開後,王泉記再把工廠出租,仍然燒製衛生陶瓷。後來這批人在經營獲利之後,再度出去創成立三友陶瓷公司生產一品牌衛生陶器。

王泉記工廠出租給衛生陶瓷工廠的十幾年之間,王文仁與王文義兄弟仍然從事琉璃瓦的生產,但經營十分困難。幸而在1960年左右取得高雄澄清湖傳統建築與亭閣琉璃瓦的工程合約,使得業務獲得轉機。其後連續取得烏來瀑布餐廳和木柵指南宮凌霄寶殿的琉璃瓦合約。後來日本長崎孔子廟也使用王泉記的琉璃瓦,工程完工之後,日本、香港、馬來西亞和美國等地的訂單接踵而來,使王泉記的琉璃瓦恢復往昔的盛況。

1990年左右,國內建築業興起東洋風文化瓦,王泉記陸續接到大型工程所需的琉璃瓦。此時國內產業經營的環境已經發生改變, 窯場生產製作利潤微薄,十分艱辛,於是王泉記轉而從事陶瓦的貿易,把公司遷到二甲九,向日本東洋製瓦株式會社進口日製琉璃瓦,供應國內市場需求,尖山埔的窯場在1989年左右停產,1996年左右原址改建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