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 首頁 > 共享資源 > 製陶200年 > 製陶家族 > 陳清溪的碗窯家族

製陶家族

陳清溪的碗窯家族
陳氏家族圖

在鶯歌已傳三代的陳氏家族,最早一代從事陶瓷生產的是陳清溪,家中三子陳進德、陳天良、陳天福後來也都分別發展不同的陶瓷產業。

陳清溪早期自與林萬龍先生在林長壽先生開設的金敏窯業工作,而三子陳天福一開始是在在三峽煤礦工作,後來回到鶯歌家中附近中山路碗窯廠工作。陳天福在學習了四個月之後,隨即與父親陳清溪商議興建碗窯場,也找來林萬龍先生一起研究燒窯技術,經過幾個月試燒終於成功,取名為「進發窯業工廠」,但不久林萬龍另蓋「裕隆窯業工廠」自己經營。而陳清溪找弟弟陳有治一起經營碗窯,家中三子陳進德、陳天良、陳天福全召回家中碗窯工作,也請了一些工人幫忙;後來陳有治也另起爐灶,蓋座碗窯取名「順益窯業工廠」。

本來陳家三兄弟跟著陳清溪一起為共同碗窯打拼維持生計,那時進發窯業工廠月產量6000個碗,當時民國四十年代,規模是屬於中型窯場;但在民國四十六年祖父過世後,在民國四十九年兄弟開始分家,三兄弟各自獨立窯場,在鶯歌各自發展,傳承至第三代子孫。

:::
陳清溪專文
陳清溪窯業家族撰文、圖片提供 / 陳淑卿
第一代:研究燒窯技術
我的祖父陳清溪與祖母陳王冬,早期很著曾祖父(陳林)從事做米粉的工作,所以現在我與父、母親所住的地方,從前舊地名稱之「米粉寮」,屋前大馬路中山路本來為火車鐵軌,民國十九年因到桃園地區火車鐵道斜度大陡峭,造成火車事故,人員死傷不少,因此鐵路局改道,門前鐵軌變成馬路,後來馬路兩旁形成為工業區,造就不少窯場,而現今就是鶯歌鎮陶瓷觀光街中山路。

祖父早期自己未經營碗窯時,與林萬龍先生在林長壽先生開設的金敏窯業工作,林長壽先生開設的金敏窯業即中國砂輪的前身,那時金敏窯業做的是碗盤與日用陶生意。父親本來從事在三峽煤礦推車工作,後來回到鶯歌離家中附近中山路碗窯廠工作,學習了肆個月,即與祖父商議興建窯場,決定後自己蓋碗窯,也找來林萬龍先生一起研究燒窯技術,經過幾個月試燒終於成功,取名為進發窯業工廠,但不久林萬龍另蓋裕隆窯業工廠自己經營。祖父另外找來小叔公陳有治一起經營碗窯,家中三子陳進德、陳天良、陳天福全召回家中碗窯工作,也請了一些工人幫忙;後來小叔公陳有治也另起爐灶,蓋座碗窯取名順益窯業工廠,開始陳家在鶯歌鎮的製陶窯業發展,傳承至第三代子孫。

第二代:三兄弟各自獨立窯場
本來三兄弟跟著祖父一起為共同碗窯打拼維持生計,那時進發窯業工廠月產量6000個碗,當時民國四十年代,規模是屬於中型窯場;但在民國四十六年祖父過世後,在民國四十九年兄弟開始分家,三兄弟各自獨立窯場。
分家後的發展
大伯父陳進德取妻童養媳陳送,大伯母自祖父成立窯場便在家中幫忙,在兄弟分家後以長孫名字名耀麒窯業公司,原來是經營碗窯十幾年後,在民國60年由碗盤轉入馬賽克磁磚製造,後來交由其子陳陸平及妻子蔡美枝、陳陸發經營,但在民國七十二年間因經營不善而歇業,但其隧道窯現今還保存著。其子陳陸發後來在嘉寶自然工業砂輪工作,專司砂輪原料調配成份事務,至今在大東坩鍋公司服務,屬於工業陶瓷性質。

祖父另有一子從小過繼給余家,名為余天佑,是父親的二哥,早期跟著余家耕田做農事,二伯父長大後招贅到曾家娶妻曾秀英,也是從事農業。二伯父後來搬家至父親住家附近,在父親分家另立窯場時,跟著父親學習燒碗、盤及湯匙,後來也另立窯場在民國五十五年成立金昌窯業工廠,由碗盤起家,由原來燒粗碗,到後來進半自動機器增加產量,品質也提昇,但在磁磚業興起及塑膠製品替代品的出現,不得不轉製造外銷陶瓷。但民國七十二年二伯父過世,改由其子余文進、余文賓繼續經營,民國八十五年兄弟分家,余文賓將工廠變賣,另成立個人工作室,作石膏模原型製造。其兄余文進在苗栗另蓋工廠,登記為金芳窯業公司,余文進在九十二年過世,現轉由其子余慶輝、其女余雅麗、余雅惠繼續經營。

三伯父陳天良娶妻陳廖普,分家後另立窯場為隆發窯業工廠,由原開始經營粗碗盤,到後來轉較精緻的碗盤產品,其子陳陸壽娶妻邱金花,二子陳陸樂娶妻陳素緣,早期二子從小跟著父親作窯廠工作,對製作碗盤都有三十年以上的經驗。其子的妻子自嫁到陳家及開始窯場內碗盤的繪畫、浸釉、蓋臘等工作,從民國四十九年開始燒碗盤,至民國八十四年歇業,是家族中維持燒製碗盤傳統最久的,但因內銷市場的萎縮,不得不放棄窯廠工作,轉其他行業維生,但窯場內至今還保留早期的一些製陶機器。

四子陳天福,是兄弟中最早開始學習燒窯技術,娶妻陳鄭阿珠,從剛開始與一大家子在窯場一起工作,至另成立窯場,父親是沿有舊窯場名。分家時有分到窯場的陳進德與陳天福,必須每人拿出三萬八千五百元讓陳天良蓋窯,所以早期家中雖然經營工廠,但舉債度日,記得好像上小學四年級,母親勤儉持家才把債還完。父、母親經營窯場至民國六十五年歇業,因建築業興起,磁磚量供給需求變大,致使很多從事碗窯工廠的工人,紛紛轉型至馬賽克磁磚廠工作,那時很多工廠停業的原因主要在此,父、母親寧願放棄窯場經營,堅持讓子女去升學,所以很感謝父、母親給予我們讀書的機會,是我們一生取之不盡的寶藏。記得二伯父的女兒(余月英),上國中時硬是被父親從學校拖回家中窯廠工作,聽二姊說起余月英在學校哭的像淚人兒,她看了很心酸,自己學得很慶幸還能在學校唸書,雖然二伯父陶業是家族中經營最好的,但子女付出的代價是犧牲求學讀書的機會。

現況
父親雖然停止窯業經營,但往後經年累月還在別的窯廠工作,不然就是幫別人成立窯場,其實父親說他會燒窯,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個日本人,二次大戰戰敗要回日本時,送給他一本製陶的書,後來自己慢慢研究出心得,才會作的那麼順利。在民國六十八年父親對製陶還是不死心,哥哥陳陸建當兵退伍後,父子兩人又開始作外銷陶瓷,俗稱「三色」、白雲土等,經營的不錯時,但在第五年也就是民國七十二年時,被貿易商惡性倒閉,負債一、二百萬只好又歇業了,父親就此對製陶才完全死心。但其四女與五女,陳淑媛與陳淑卿,在民國八十五年在陶瓷老街開設陶藝店販賣陶瓷器具,把老家窯場建築杉木拆除後,再次利用在店面的裝潢,有著歷史的記憶存在的背景,采興陶藝生意還不錯,也可安慰老爸爸。

致於小叔公陳有治,成立順益陶器工廠,在當時是屬於小型的窯場,月產量是2800個碗盤,其子長子陳玉龍,及三子陳清龍早年幫忙父親經碗盤窯業工廠,在民國六十二年時經營不下去了,把窯場出租。而陳玉龍先去台北工作一段時間後,在民國八十年間回到鶯歌在國聯磁磚窯業公司工作;而陳清龍一直待在鶯歌鎮,他一生專功配釉工作,對釉藥研究專精,至今還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其實小叔公的窯場在我們家族窯場前面,而父親與大伯、三伯的窯場三個是在一起的,只是三個分割各自成立而已,兒二伯父的窯場又在大家族的後面,所以早期聽父親說起,常常會為了生意起口角,現在大家都老了講起來就覺得很好笑。

上述講的就是我家族的製陶史,也許其中有些人已不在製陶工作,有的斷斷續續在製陶,有的已退休,有的甚至改行。但是還有些人在繼續經營製陶,有的在配釉,有的在展售,希望我們第三代還能維持下去,更期盼第四代能傳承祖先的行業,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