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首頁 > 線上展覽 > 特展 > 硘味鶯歌城
  • 時光硘味鶯歌城
    回味老鶯歌,看見新未來
    吳家百年的米甕靜靜佇立在牆角,古樸的外表引導出鶯歌陶瓷歷史的演變。百年前,吳家運用泉州磁灶手拉坯技術,製造水缸、陶甕、龍罐、櫥腳墊等日用陶器,訴說先民生活的點滴,也延續手拉坯陶瓷的興盛風貌。1921 年陳斐然成立尖山陶器組合,益成記的麵糊缸、李二妹的烘爐以及合興窯大水缸等,代表福州師手擠坯技術的引進,開創鶯歌陶瓷製作的新格局,進而成為1970 年代後仿古大花瓶發展的重要基礎。1940 年代許海水等人從北投引進日本匣缽與雕塑等技術,成為後來碗盤與各項陶瓷量產的基礎。1970 年代許自然引領的仿古彩繪精緻技術,王文錫等人開創的陶瓷量產花紙技術,以及1990 年後窯廠轉型的風潮,讓我們看到鶯歌多變的前世與今生。
    大家都將鶯歌與陶瓷畫等號,也知道鶯歌窯業發展超過210 年,然而鶯歌陶瓷歷史實際發生在哪裡?如何傳承與發展?卻不容易說清楚。文化資產是鶯歌未來產業與文化觀光發展的根基,我們透過地方田野與文史資料,將鶯歌超過30 年的老窯與老店作整理,讓民眾透過影像與文物對照,感受鶯歌百年歷史的風味,並透過導覽地圖以及戶外展版,引導觀眾踏查各點,深入體驗鶯歌的原味文化生活,突顯鶯歌的在地精神,重建地方的文化認同。然也誠如耆老所說:「鶯歌的故事說不完!」,還有很多亟待耕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