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首頁 > 線上展覽 > 特展 > 大器非凡-容器.藝術.跨界
  • 容器的開端
    對陶藝而言,從歷史悠久、傳統深厚的「工藝」領域進入「藝術」範疇,不乏諸多的思想革新與運動推動。如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中,伯納‧ 李奇(Bernard H. Leach)推廣工作室陶瓷,成就了藝術家手工製造陶瓷的風氣;日本民藝運動中河井寬次郎、柳宗悅等人的努力,則讓人們重新省思器物的美學,並促成工藝與生活的結合。
    1950 年代美國開展現代陶藝啟蒙運動,在抽象表現主義風潮的盛行下,許多陶藝家隨著彼得‧ 沃克斯(Peter Voulkos)的腳步,摒棄器物本身的實用功能,讓容器成為藝術表現的發想點,並發展出「容器藝術」的概念,進行各式顛覆與省思的創作。之後這樣的風氣開始在世界各地蔓延,捲起改革浪潮,發現跨越實用機能背後,存在著更寬廣的可能。因此陶藝打破了實用機能,轉向探求各式可能、內外空間的探索、質感的追求、陶土本質的深究表現與立體雕塑的加入等等。各國陶藝家積極對「容器」進行思考,其擴充的不是容器機能的強化,而是創作性的探討與容器論述的概念。當創作者思考並賦予「容器」更寬廣的定義時,「陶藝」便被推向一個更開放的可能,在其具有的實用機能角色與陶瓷媒材的本質之外,陶藝家如何跨越設計、工藝的界線,成為陶藝座落在當代藝術的討論範疇。

    「容器」,在一般的定義中,是具內外空間、有承載機能的物件,裝載著有形的具體物,即所謂的實用容器。人類燒製陶瓷製作生活實用容器已有長久的歷史,現代陶藝家進一步以藝術表現為目的,讓容器成為個人創作的載體,也引導人們重新省思器物的表現與意義。容器在實用之外的意義因此延伸很廣,不但在既有的文化比喻、神話故事中有豐富的表述,也在人們的生活與藝術家的創作中,持續衍生新的意義與風貌,如有人說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大地是萬物的容器,身體是靈魂的容器,甚至有創作者認為,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家的容器,承載著創作者的意念、情感、體驗與想像…等。因此,容器不僅是容納實體的器皿,也能成為盛裝無形存在的載體,但不論定義如何擴張,大致可歸納出一個通則—「容器」未必有器物的形,但一定有「容」的功能或概念。
    本展覽呈現「容器」主題在臺灣陶藝發展史上的演變,包括實用容器的美感表現,以及陶藝家對容器的重新省思與開創性表現,另外再結合戲劇、音樂、建築及設計等領域的創作者,與陶藝創作者一起激盪、互撞出火花,呈現百般有容、萬物皆器的大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