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首頁 > 線上展覽 > 特展 > 臺灣現代陶藝藏品研究
  • 專文
    計劃主持人 王怡文
    依據文化部為保存並再現土地與人民共同記憶,所規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國家文化記憶庫及促進數位加值應用計畫」,企圖導入科技建構國家級文化平臺,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作為臺灣保存、研究、推廣與展示陶藝文化的關鍵藏館,也配合「促進民眾參與建構在地知識,作為文化創意經濟產業基礎元素,進而行銷臺灣原生文化與國際接軌」之政策目標,透過數位化及公共化,充分發揮陶博館既有藏品的特色,推動虛實並行的在地知識建構運動,並加以轉化成可被運用於文化研究、教育推廣、產業運用及觀光體驗等各面向,進行現代陶藝藏品詮釋專案計畫。

    然而由於詮釋的立場涉及史觀,因此也因應前瞻計畫下的「重建臺灣美術史」政策趨勢,從歷史扎根、在地扎根與內容扎根三個原則來建構本專案,透過重新梳理臺灣現代陶藝的發展(歷史扎根),訪談現代陶藝發展之初的現場人物(在地扎根),以及挑選部分作品進行詮釋(內容扎根),並從藝術史觀自身反思的切入點,重新討論建構「臺灣現代陶藝史觀」的可能面向。期望在國家整體藝術史的建構過程中,同時建立臺灣陶藝主體史觀,並凸顯陶藝在國家整體藝術史中的價值。

    若以現代科學建構學門的分類方式來看陶藝的話,在考古的脈絡下出土的文物中有陶器,在歷史學科我們用陶的特徵來劃分人類的文明進展,在建築學門中它是建材,在材料科學中是原料,在工藝中它是以火與土作為媒材的技藝;然而在當代藝術中,上述的所有狀態都可能納為藝術表現的一環。由此來看,「陶」作為表現媒材,有其不同於其他藝術類型的文化脈絡,身兼人類文明發展中的材料、技術、表現等各種載體身份,而這些身份的文化意義也可能在當代藝術的表現中再現、解構而重構。以陶藝作為主體來看,陶瓷的發展幾乎跟隨著人類文明起步歷經萬年,並隨著人類的智識與感性的開發更形多元,若要因應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及多樣且快速演化的內涵與形式,對於當代陶藝的研究則須避免學科侷限的分裂,進一步追求重整與跨領域理解。對於陶藝發展與美學建構,如何建立以陶為主體的歷史敘述觀點與美學價值,是此間創作者、研究者、鑑賞者甚至觀眾與收藏者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1990 年代以後,藝術史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已以「多重現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或「另類現代性(altermodernity)」等更多元的態度,來反思現代藝術史的時間觀,或是彌補現代性論述的不足。更甚者如今(2020)年臺北雙年展策展人之一的法國學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以《我們從未現代過》的企圖全面檢討現代性(modernity)的問題。西方藝術史研究的發展也試圖因應近代以來的各種現代化之後所出現的各種矛盾、衝突與差異之下的美學問題。然而,藝術史學門對於陶藝研究的篇幅向來有限,而且多半是從文明史或工藝史的角度切入。以現代陶藝在藝術史的位置來看是邊緣,而臺灣陶藝更是邊緣中的邊緣。以此來看,位在邊緣的主體,如何看待自身如何成為自身的過程,所謂的自我認同的進程,以及在邊緣中所受到的中心的影響與對應,亦即理解臺灣現代陶藝所需面對的問題;也期望藉由概略性的輪廓切入陶博館「臺灣現代陶藝藏品研究專案」之作品詮釋,提供一個進入陶博館典藏品鑑賞的導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