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焰式四角窯與煤炭的使用,其燒成時間縮短且燒成率增高,使得四角窯煙囪林立,以及黑煙籠罩,形成鶯歌此一時期的特殊景象。碗盤的製造,讓鶯歌的陶瓷業壯大,並進而發展出日後的陶瓷王國。

而鄰近地區煤礦的運輸,借助四條輕便鐵路之便,在鶯歌火車站集中或轉運,使得鶯歌火車站的貨運量居全省第二,也讓鶯歌陶瓷業的燃煤取得更加方便與價格低廉,提升鶯歌陶瓷的競爭力。
鶯歌早期碗盤的製造,多以人力拉坯成形,形式多以仿自中國大陸或日本碗盤為主,後來多使用鏇坯機成形,裝飾也從鏇坯壓印與人工彩繪轉變成印花與貼花,後來更發展出閃光釉電花,最後更有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然而陶瓷碗盤市場的飽和,加上塑膠器皿的流行,多數碗盤製造轉型成建築陶瓷或其他類陶瓷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