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itemap
:::首頁 > 線上展覽 > 特展 > 青韻流動 東亞青瓷的誕生與發展
  • 高麗青瓷之美—宋瓷的精華在韓國延續和開花
    成耆仁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前研究員 展覽顧問
    宋瓷的精華在韓國延續和開花

    前言
    翡色高麗青瓷是高麗佛教文化影響所致的燦爛「花朵」。高麗青瓷器形、紋飾和燒窯技術除了直接受到浙江越窯影響之外,同時也與中國華北、華南諸多窯如越窯、長沙窯、汝窯、磁州窯、龍泉窯、定窯、景德鎮窯和耀州窯等交流(註1),藉由注入新的養分並生根開花,至12世紀高麗工匠能燒出「天下第一」(註2)之稱的高麗「秘色」青瓷。高麗青瓷反映宋瓷的延續和其獨創性。以下舉越窯、龍泉窯、汝窯、磁州窯、官窯等宋瓷為例,探討其與高麗青瓷之間的深遠關係。

    壹、韓國青瓷發生說
    韓國學者對韓國青瓷發生的看法不一致,其中對鄭良謨的主張一般較接受。鄭良謨說(註3)長時間做窯址調查得知9、10世紀的高麗青瓷仍停留在初步青瓷階段,以耐火粒或泥餅支燒的「綠青瓷」為這個時代的特色,碗內、碗外均留有支燒痕或疊燒痕。到了11世紀胎土逐漸精細化、釉和胎土之間的密合度亦比以前改善,釉不易脫落,而這時候的器形仍然殘留著五代、北宋的影子。11世紀末、12世紀初在全羅南道(韓國西南部)康津所燒青瓷呈現器壁較薄,器種和器形多元化趨向,釉色與越窯相似呈翡翠般美麗又半透明,釉厚度達0.3至0.6mm的綠釉則是到了12世紀前半至中期才出現。因高麗青瓷釉呈半透明,致使在釉下層線刻的紋飾若隱若現,這種線刻裝飾是仿自陜西耀州窯技法。釉層厚不透明類「玉」質的南宋官窯一般施滿釉、不施紋飾,燒窯技術採用「支釘」或「支圈」,留下支燒痕或支圈燒痕。這類燒法在中國早期越窯、耀州窯、定窯、磁州窯、臨汝窯等都可以找到前例。
    依考古統計9世紀中期高麗早期的「越窯式玉璧足」碗的窯址,是集中在全羅道康津和其周邊。康津窯的燒窯時間約在9-14世紀,自10世紀起康津窯的玉璧足逐漸演變為「窄圈足」。早期生產的越窯式玉璧足的特徵是斜壁、寬圈足、足內面積大、釉薄呈暗綠、圈足下面留有泥點痕跡等,與越窯相似。
    貳、越窯對高麗青瓷的影響

    一、越窯窯具和窯爐
    康津大口面窯址使用「M」形特殊匣缽(註4),與浙江上虞一帶窯址所使用的一致,這種有符號或有孔的「M」形特殊匣缽(註5)是在浙江上林湖境內230多處窯口皆使用,但在高麗境內除了康津大口面,其他窯址則普遍使用「圓筒型」匣缽。窯爐以「龍窯」多,通常舖一層砂在窯床上。燃料以木柴為主。

    二、越窯青瓷的特徵
    越窯是中國陶瓷史中最早形成「窯系」的瓷器,延續時間長達2千年(自「原始青瓷」算則達3千多年)。越窯青瓷的特徵大致有:胎白或灰白,質硬細膩,以Fe2O3為主要着色劑,釉呈青色。北宋以後越窯釉層更加透明,「刻」、「劃」、「堆」、「透雕」等裝飾隨之盛行,器形以日用

    碗、盤、瓶罐、壺、盒、枕為眾,尤其「瓜形」、「花口」和「仿金銀器」類之器形相當流行,瓶形多元化(註6)自成新的風格(註7)。以鸚鵡紋造形為例,高麗康津窯遺址出土一件鸚鵡紋碗的「鸚鵡頭」造形(註8),與上林湖出土鸚鵡碗的鸚鵡頭造形相似,但與上虞出土圓形並朝正面臉的鸚鵡紋碗紋飾相異;即康津窯鸚鵡紋的翅膀和鳥尾非常修長。

    三、高麗青瓷的紋飾
    高麗青瓷的紋飾有蓮紋、纏枝紋、唐草紋、水波紋、牡丹紋、菊紋、寶相花紋、鳳紋、蝴蝶紋、魚紋、龍紋、鸚鵡紋等宋瓷中常出呈現的紋飾,由此見宋瓷特別是越窯對高麗青瓷的影響。以下以「瓶」為例敘述越窯對高麗青瓷的影響。

    參、高麗青瓷與宋瓷器形比較
    一、越窯影響
    (一) 青瓷八稜長頸瓶(圖1-1,高麗,高34.3公分,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收藏)。胎細白,器形由八稜長頸和橢圓形瓶身組合而成,口沿設一環回紋和一個環形小耳。八稜細長的頸最下端與肩接觸之處施有一環線刻蓮瓣紋,肩部施如意紋。在瓜形八稜瓶身各個稜內施蓮瓣折枝紋,而在瓶最下端則施蓮瓣紋。圈足端拭去釉,其他部位則施釉,釉色梅子青,釉面佈滿冰裂紋。本件釉層的主要助熔劑是「氧化鈣」,所以釉層薄、透明似玻璃、色美。圈足大而整理佳,圈足內有5粒耐火矽石支釘痕。燒窯年代大致為高麗青瓷的高峰期:12世紀。本淨水瓶為佛教儀式時供佛壇使用。
    此瓶與法門寺地宮內發現越窯八稜長頸瓶釉色相近,器形起源於越窯。
    (二) 法門寺八稜淨水瓶(圖1-1a,晚唐,高21.5公分、口徑2.2公分,法門寺博物館收藏(註9))。胎灰青,釉薄呈青綠色,玻璃化程度佳。器形小,直口,長頸,淺圈足,自口至頸呈八稜,頸和肩之間設三條凸線似階梯,豐肩,瓜形瓶身以及直立形銳利的八稜做裝飾,在圈足端留有規則的矽石支釘痕。據1987年在法門寺地宮內出土石碑記載得知八稜瓶是唐僖宗(874∼888)所賜的「恩賜」物。

    此器與高麗青瓷八稜瓶相比,不同之處在法門寺八稜瓶頸較短,圈足端用「矽石支釘」燒。高麗青瓷器形較大,八稜瓶頸部比法門寺八稜瓶頸較長,圈足內使用泥點支釘燒。此兩者燒窯方式略有區別︰即高麗青瓷的5個泥粒支釘設在圈足「內」,而法門寺八稜瓶支釘則是設在足「端」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越窯青瓷八稜瓶(註10),與法門寺越窯青瓷八稜瓶尺寸相近,器形也酷似。另又一件浙江慈溪上林湖窯出土「八稜淨水瓶」(圖1-1b)口沿殘缺,但器形與法門寺八稜瓶完全一致,此兩者皆由上林湖窯燒製(註11)。另外,1954年陳萬里先生在上林湖窯址採集到的一片拉坯成形的「八稜瓶」標本(圖1-1c)亦與法門寺八稜瓶相符合。 北宋末,女真南下佔領中國北方,許多北方窯廠受到破壞,從此北方製瓷業陷入黑暗期。早期韓國製瓷技術受到由「陸路」登陸的中國定窯、磁州窯、汝窯、耀州窯等影響,至高麗時受到南宋的政治、社會和經貿等影響,「海上」交流多於陸路,由此江南的文物和燒窯技術如洪水般上陸於西海岸的康津(註12),其中浙江越窯技術尤盛,從此高麗瓷器工人能燒越窯般還原焰、釉色美麗的青瓷。「天下第一」之稱的秘色青瓷以仁宗(1123-81146)王「長陵」出土一批青瓷能代表12世紀全盛時代(註13)。

    此器與高麗青瓷八稜瓶相比,不同之處在法門寺八稜瓶頸較短,圈足端用「矽石支釘」燒。高麗青瓷器形較大,八稜瓶頸部比法門寺八稜瓶頸較長,圈足內使用泥點支釘燒。此兩者燒窯方式略有區別︰即高麗青瓷的5個泥粒支釘設在圈足「內」,而法門寺八稜瓶支釘則是設在足「端」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越窯青瓷八稜瓶(註10),與法門寺越窯青瓷八稜瓶尺寸相近,器形也酷似。另又一件浙江慈溪上林湖窯出土「八稜淨水瓶」(圖1-1b)口沿殘缺,但器形與法門寺八稜瓶完全一致,此兩者皆由上林湖窯燒製(註11)。另外,1954年陳萬里先生在上林湖窯址採集到的一片拉坯成形的「八稜瓶」標本(圖1-1c)亦與法門寺八稜瓶相符合。 北宋末,女真南下佔領中國北方,許多北方窯廠受到破壞,從此北方製瓷業陷入黑暗期。早期韓國製瓷技術受到由「陸路」登陸的中國定窯、磁州窯、汝窯、耀州窯等影響,至高麗時受到南宋的政治、社會和經貿等影響,「海上」交流多於陸路,由此江南的文物和燒窯技術如洪水般上陸於西海岸的康津(註12),其中浙江越窯技術尤盛,從此高麗瓷器工人能燒越窯般還原焰、釉色美麗的青瓷。「天下第一」之稱的秘色青瓷以仁宗(1123-81146)王「長陵」出土一批青瓷能代表12世紀全盛時代(註13)。

    (一)青瓷盤口折肩瓶(圖2-1,高麗(11世紀末),高14.3公分、口徑6.7公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青瓷盤口折肩瓶與青瓷紙槌瓶器身雷同,而兩者之間最大差異於「口沿」;一為盤口,另一則是直口。本件胎厚,盤口,長頸,折肩斜壁,筒形瓶造形上寬、下窄,平底,平底內有3個支釘燒痕。瓶下段出現冰裂紋,施滿釉,釉半透明色呈梅子青。其釉色與高麗青瓷鼎峰期即由仁宗王墓出土物(圖2-1a)比美(註14),也是係(南宋)太平老人在《袖中錦》所言:「天下第一」美名之青瓷。
    傳世並收藏於各大公、私立美術博物館的高麗青瓷盤口折肩瓶數量不少(註15),這些青瓷盤口折肩瓶高度大約14至19公分、口徑6.7公分至9.7公分之間。
    與本件器形和燒窯技術非常相似的汝窯青瓷盤口折肩瓶,是在1987年河南寶豐清涼寺出土。

    (二)青瓷盤口折肩瓶(圖2-2,北宋,高16.6公分、口徑13.5公分,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胎色香灰。器形盤口,長頸,折肩,寬平地,筒形造形上身寬、下窄,平底有5個支釘燒痕,施滿釉,釉面溫潤呈天青色。器形優雅大方,製作規整。
    與本件相似的瓶在近年舉行窯址考古時,分別在汝州張公巷窯和杭州老虎洞窯發現(註16),並在汝州舉行「中國古陶年會」的考古成果研討會上,筆者也親眼目睹出土物。

    (三)青瓷紙槌瓶(圖2-3,北宋(11世紀後半∼12世紀早期),高20.5公分、口徑4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註17))。胎厚,口緣不平(似曾有金屬釦),小口略向外撇,長頸,折斜肩,平寬足內底有5粒支釘痕和刻在器底的乾隆詩句,釉呈天青施滿釉,釉面出現冰裂紋。本件「口部」與前述盤口折肩瓶相異之外,瓶身和全器的意象大致雷同,均有優雅、端莊之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汝窯瓷器數量達世界之冠,院藏1件北宋汝窯紙槌瓶,器形與前述紙槌瓶(圖2-3)相仿,有金屬釦。
    紙槌瓶源起於中東、埃及,其中玻璃質紙槌瓶曾流行於9-10世紀的中東伊朗、埃及地區,可能是裝「油」或裝「酒」之用,也有人認為是裝「香水」或「薔薇水」之用(註18)。中國「紙槌瓷瓶」最早出現於12世紀的汝州窯址、南宋官窯等,其他窯產品中也見紙槌瓶。盤口折肩瓶和紙槌瓶,在宋、元時代無論青瓷、白瓷都十分盛行。受到汝窯影響的小型高麗青瓷和定窯瓷多半是做飲茶用具。北宋遣高麗使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32載 :(註19)土產茶,味苦澀,不可入口。惟貴中國臘茶,並龍鳳賜團,自錫賓之外,商家亦通販(中略)茶具,金花黑盞,翡色小甌,銀爐湯鼎(下略)。徐兢又說:「花瓶、湯琖皆竊定器制度,故略而不圖。」又「(前略)蹲獸下有仰蓮以承之,諸器惟此物最精絕,其餘則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窯器,大概相。」徐兢所言「汝州新窯器」可能指前述「高麗青瓷八稜長頸瓶」、「高麗青瓷紙槌瓶」、「高麗青瓷花形盞托」(Fig 1)、「高麗青瓷花口碗」(Fig 2)、「高麗青瓷魚龍蓋蓮瓣香爐」(Fig 3)等器物,不但器形美還原焰技術也成熟。

    三、磁州窯對高麗青瓷的影響
    (一)青瓷鐵繪纏枝牡丹紋梅瓶(圖3-1,高麗(11世紀),高32.3公分、口徑6.8公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胎粗色紅,短頸,小盤口,斜肩往下縮,平足。肩和瓶底部施繪象徵性的蓮瓣紋,瓶身以流利的線條施纏枝牡丹紋,瓶底無釉之外,全器施釉,釉色呈淺綠,整體器形修長。
    高麗青瓷鐵繪在10世紀已經存在,到11世紀時數量增多,至13世紀尚在生產。多數學者認為高麗鐵繪青瓷的起源於「磁州窯鐵繪」,但有人則是認為受到廣東「西村窯」的影響 (註20)。又有人主張:朝鮮粉青瓷鐵繪是受到高麗青瓷鐵繪的影響而「自然發生」(註21),並沒有受到磁州窯鐵繪影響。然而,根據高麗青瓷的發展史做判斷,筆者認為高麗青瓷的鐵繪瓷面繪畫係宋代磁州窯影響之下的產物,由此可以說高麗鐵繪磁屬於「磁州窯系」。在遼東、吉林、內蒙等北方窯所燒產品中便發現燒窯技術受到磁州系影響,在「施化妝土」的坯胎上描繪黑花的作品(註22),磁州窯系技術亦傳至鴨綠江南邊的高麗境內。12世紀高麗所燒「繪高麗」(即鐵繪青瓷)便與磁州窯相似,磁州窯登陸於日本後也掀起流行風潮,日本人稱「繪唐津」。13至15世紀在越南、泰國燒製瓷器中也見宋代磁州窯的影子。
    北宋末靖康之變之際,部分磁州窯工匠遷移到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繼續燒瓷器,其中江西吉州窯燒磁州窯風格的作品(註23)而盛名。華北磁州窯燒鐵繪青瓷種類多,深受收藏家的青睞。北方磁州窯、修武窯等窯的構造與南方窯有區別。南方窯以柴木為燃料多利用山坡的自然斜度而建,如登窯、龍窯等。北方生產炭而以此為燃料,因而多以平地建饅頭窯並以煤炭為燃料,含微量鐵質的胎土與釉在爐中燒窯時產生化學反應,如氧化焰燒窯時釉面呈現微帶黃色,還原焰燒則色呈泛青色,因故北方磁州窯系作品釉面帶有「微黃」色,是以煤炭為燃料所燒之特徵。

    (二)青瓷絞胎小盞(圖3-2,高麗(12世紀前半),高4.8公分、口徑9.3公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敞口,深腹,弧形器壁急收縮,圈足。口沿施一環白之外,小盞內外壁均以「絞胎」技法完成並施青釉。絞胎瓷,韓國學者稱「練理文」青瓷。製作器形時選擇含鐵程度不同的白色、灰色、黑色等幾種混土為胎,拉坯或手捏成器皿,使器皿內、外壁出現大理石般的紋飾,之後在生坯上施「青釉」後入窯燒(註24),便出現大理石紋般充滿自然趣味的紋飾。中國磁州窯絞胎瓷早在唐代已經存在,其紋飾比高麗絞胎較規則,至宋代產量相當多。高麗絞胎瓷與磁州窯絞胎瓷之間最大相異點,是磁州窯絞胎表面施透明釉,而高麗絞胎瓷則施青釉。

    小結
    高麗青瓷始於9世紀後半 (有些學者是認為10世紀前半)(註25)。 早期受到定窯(器形)、越窯(匣缽燒窯技術、器形、釉色)、汝窯(器形、釉色和支釘燒技術)、龍泉窯(器形、釉色)、磁州窯(燒窯技術、繪畫風格)、耀州窯(燒窯技術、釉下刻劃紋)等中國華北、華南諸多窯的影響之下快速發展,其中越窯瓷器文化的刺激最大,至12世紀呈現「天下第一」、「秘色」青瓷。
    高麗青瓷和越窯之間存在太多的類同點。地理上兩者處於隔水之地非常方便之外,尚有:(1)窯業政策上兩者均受到官署的監督並為官署燒窯,銘文瓷「御用」、「尚藥署」、「官」、「正陵」等即其實例。(2)「玉璧足碗」最早出現於越窯,韓國曾出土多數唐越窯「玉璧足碗」之外,早期燒的全羅道海南窯初期青瓷中發現很多玉璧足碗,後來窯址分佈更廣,除了海南、康津之外,忠清道和京畿道龍仁等地也發現窯址。(3)高麗青瓷和越窯均追求「翡翠色」、「秘色」瓷,兩者在鼎盛期時不施紋飾,往後燒的青瓷釉色不復美麗時開始在釉層施紋飾。高麗青瓷和越窯青瓷喜愛的紋飾種類和施紋方式亦雷同。(4)窯構造兩者均為「龍窯」,建於山坡地利用自然傾斜度,在龍窯的床地舖砂的特徵也一致。(5)燒窯技術中兩者皆用「匣缽」燒。支點燒方面高麗青瓷原先學習越窯的泥點「支燒」,所留痕跡不太美觀,後來學習汝窯採用「支釘燒」技術之後燒痕更小,作品變得更加美麗。
    高麗王朝國運到了13世紀開始衰退,內憂外患影響,幾乎無心放在文化藝術發展上。而此時高麗與蒙古多方面接觸和交往,蒙古趣味的「如意紋」、「唐草紋」、「纏枝紋」等紋飾逐漸出現在高麗青瓷裝飾上,至此時釉色美麗的高麗青瓷不復出現,接而出現者即是「鑲嵌」技術,但費時又費工的鑲嵌技術持續不久,14世紀起逐漸由簡便的「印花」技法替代。15世紀朝鮮王室建國後由較粗獷的「粉青沙器」盛行一時。愛好自然、樸素的高麗人性格在高麗青瓷的器形和紋飾中直接反映,如仿傚自然的器形,以天真、寫實地描繪或線刻的紋飾,或刻意留空白的效應恰似一幅風景畫。
    本文探討的青瓷器形和施紋手法發現,高麗青瓷內含著宋瓷的精髓,由此而論高麗青瓷是多種宋瓷的「混血兒」。

    註釋:
    1.  本文因篇幅關係僅舉高麗青瓷與越窯、汝窯、磁州窯的關係,至於龍泉窯、定窯、景德鎮窯和耀州窯則待下次續述。
    2. (南宋)太平老人,《袖中錦》,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01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頁385。
    在《袖中錦》中的「天下第一」條記:「監書、內酒、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瓷(中略)高麗秘色(中略)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
    3. 鄭良謨,〈高麗青磁的窯址與出土品〉,韓國之美(四)《青磁》,首爾,中央日報社,1981年12月,頁212-219。
    4. (1) 三上次男,〈高麗磁器の起源とその歷史的背景〉,《朝鮮學報》99輯,日本,1981年,7月,頁225-227。
    (2) 林士民,〈北洋航路拓展與朝鮮半島製瓷文化的交流〉,《浙東文化論叢》,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年3月,頁190。
    5. 使用「匣缽」之前的生坯器皿為加強足部的承受壓力,必須把器底加厚。自唐中後期開始使用匣缽後,器物底部變薄、釉色均勻,一匣缽燒一物提升品質。
    6. 常見瓶類繁多,如八稜長頸瓶、盤口折肩瓶、紙槌瓶和梅瓶等。
    7. 朱伯謙著、謝明良譯,〈越窯〉,《雄獅美術》,臺北,1984年9月,頁131。
    8. 成耆仁,〈初探越窯青瓷在高麗康津地區之生根與開花〉,《千峰翠色—越窯特展》,臺北,年喜文教基金會,1996年2月,頁107。
    9. 汪慶正,《越窯.秘色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印刷,彩圖2。
    10. 林士民,《青瓷與越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1版,彩圖(優秀的青瓷作品#68-69)、頁137。
    11. 三上次男,〈高麗陶磁の起源とその歷史背景〉,《朝鮮學報》第99輯,日本,1981年7月,頁227-228。
    12. 國立中央博物館,《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語版》,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1986年12月,頁127-130,彩色圖2-6。
    13. 國立中央博物館,《高麗青磁名品特別展》,韓國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1989年9月,頁213。
    14. 國立中央博物館,前引《高麗青磁名品特別展》,頁50-51。
    15.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杭州老虎洞窯址瓷器精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頁53-63、圖28-34。
    16. 國立故宮博物院,大觀《北宋汝窯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年2月初版2印刷,頁116。
    17. 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引《北宋汝窯特展》,頁119。
    18. 王雲五主編,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10月,卷32、器皿3條。
    19. 國立中央博物館,前引《高麗青磁名品特別展》,頁277。
    20. 尹龍二,〈朝鮮陶瓷的變遷〉,《朝鮮時代陶磁名品圖錄》,韓國首爾,德園美術館,1992年4月,頁139。
    21. 光州忠孝洞是著名的朝鮮時代「鐵繪粉青瓷」的窯址。尹龍二說該窯址出土剔花和鐵繪的朝鮮粉青瓷是以高麗青瓷的裝飾為基礎而發展,並非受到磁州窯影響。
    22. 馮先銘等,《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頁12。
    23. 馮先銘等,前引《中國陶瓷史》,頁250-251。
    24. 國立中央博物館,前引《高麗青磁名品特別展》,頁277。
    25. 崔淳雨,〈高麗陶磁之編年〉,前引《青磁》,頁195。